上海龙门书院
学校名。清同治四年(1865)苏松太兵备道丁日昌创办。学生定额三十名,课程以经史性理为主,辅以文辞,尤重躬行。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龙门师范学堂,并派员赴日本考察师范规制。次年春开学,分简易科两班,本科一班,附属小学一所。
学校名。清同治四年(1865)苏松太兵备道丁日昌创办。学生定额三十名,课程以经史性理为主,辅以文辞,尤重躬行。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龙门师范学堂,并派员赴日本考察师范规制。次年春开学,分简易科两班,本科一班,附属小学一所。
即今陕西南部汉江支流西乡河。《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右会洋水,川流漫阔,广几里许。”
?—前5西汉勃海重平(今河北吴桥南)人。成帝时,从齐人甘忠可受《天官历》、《包元太平经》,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忠可获罪死后,仍私以相教。哀帝时,为司隶校尉解光及骑都尉李寻所荐,待诏黄门。
临时差遣监督军务的使职。西汉置。《汉书·刘屈氂传》:“太子召监北军使者任安发北军兵,安受节已,闭军门不肯应太子。”东汉亦或置。灵帝时刘焉、刘璋皆以监军使者领益州牧。三国吴亦置。
?—679唐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来济异母兄。学行与济齐名。上元三年(676),官至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为相三年,卒于官。
又名浣浦、浣纱溪。即今浙江浦阳江流经诸暨市南苎萝山附近河段。山下江侧有浣纱石,相传为美女西施浣纱处。参见“苎萝山”。
又称丁随田亩。清代一些地区按田派征丁徭的赋役法。即将传统的按人计丁派役法改变为按田计丁派役法,根据纳粮户的田产数量计算和派征丁徭。其做法为将州县全部的丁额分派于全部田地之内,若干数量的地亩折算为一“丁
唐时室韦大都督。开成四年(839)十二月,率三十人朝唐。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乡士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设乡法中士以佐之。隋开皇元年(581)罢。
即“郑燮”。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衡州路置。治衡阳县(今市。清乾隆中分衡阳县东南乡置清泉县,同为府治)。明属湖广布政使司。辖境相当今湖南衡阳、衡山、衡东、常宁、耒阳、安仁、炎陵、桂阳、嘉禾、蓝山、临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