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中国教育会

中国教育会

清末资产阶级文化团体。光绪二十八年二月(1902.4)章炳麟、蔡元培、蒋智由、黄宗仰等在上海发起成立,推举蔡为会长。以“编订教科书,改良教育,以为恢复国权之基础”为宗旨,并集结爱国志士从事反满革命活动。是年夏,南洋公学发生学潮,百余人退学,教育会遂以退学学生为基础,组成爱国学社。该社学生全体加入中国教育会。是年冬,又设立爱国女学校。该会每周集会演说,并以《苏报》为阵地,倡言革命。另办有《中国白话报》、军事讲习会等。二十九年四月南京陆师学堂发生退学风潮,学生章士钊等四十余人转入上海爱国学社学习,并成立军国民教育会,每天早晚军训。苏报案发生后,爱国学社被解散。教育会名存实亡。民国时期曾一度有所复兴。

猜你喜欢

  • 西番译语

    书名。又称《西番馆译语》。明代四夷馆编撰。分杂字、来文两大部分。杂字部分又按安多方言、康方言、草地方言等分别刻印。分天文、地理、时令、人物、身体、宫室、器用、饮食、衣服、声色、经部、文史、方隅、花木、

  • 沙州记

    书名。南朝宋段国撰,清张澍辑。不分卷。段氏所撰《沙州记》,即《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之《吐谷浑记》。原书二卷,《说郛》本阙佚甚多。张氏辑《太平御览》、《水经注》、《初学记》、《太平寰宇记》、《北堂书钞》

  • 李克远

    ?—981宋初党项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族弟。任银州刺史。太平兴国四年(979),随定难军观察留后李继筠助宋征北汉。六年,李继捧以季弟嗣位,引起宗族不满,与弟克顺等率兵袭击夏州,被继捧侦知,设伏以

  • 太医博士

    官名。北魏置,主医药。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七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翰林志

    书名。唐李肇撰。一卷。书成于元和十四年(819)。记唐初迄永贞间翰林院厅堂苑宇及学士职掌、礼仪、饮膳、唱和等事,凡十三则。为第一部翰林掌故专著。内容以翰林制度及其渊源与创置经过,较有参考价值。宋洪遵、

  • 傅奕

    555—639唐相州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人。通晓天文历数。高祖时,任太史令,进《漏刻新法》,得到采用。数上书请除佛教,认为佛教使人“削发而揖君亲”、“易服以逃租赋”,危及国家“名教”、“丁役”,抨击

  • 无锡县

    西汉置。即今江苏无锡、锡山两市。属会稽郡。东汉属吴郡。三国吴分无锡以西为毗陵典农校尉,省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东晋南朝属晋陵郡。唐宋属常州。元升为州,属平江路。明清复为县。属常州府。唐以后相

  •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

    见“岭北行省”。

  • ①夏、商、周时国名。在今河南宁陵县北郭庄。《孟子·滕文公下》:“汤居毫,与葛为邻”,即此。②一作阿。战国燕邑,后入赵。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史记·赵世家》:成侯十九年(前356),“与燕会阿。”《

  • 校正元圣武亲征录

    书名。清何秋涛校正。道光二十七年(1847),何氏从张穆处得《元圣武亲征录》抄本,因其多经传抄,谬讹参错,难以通读,乃取《元秘史》和金、元文集等互证,考订形声,正其方隅错乱,经年纬月,并加笺注,于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