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川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高都县为丹川县。以县东丹水为名。治今山西晋城市东北高都镇。大业初为长平郡治。唐初属盖州。武德九年(626)省入晋城县。天祐二年(905)又改晋城县为丹川县,治今晋城市。为泽州治。五代唐复名晋城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高都县为丹川县。以县东丹水为名。治今山西晋城市东北高都镇。大业初为长平郡治。唐初属盖州。武德九年(626)省入晋城县。天祐二年(905)又改晋城县为丹川县,治今晋城市。为泽州治。五代唐复名晋城县。
地名。在今山东青州市西。《资治通鉴》:唐天复三年(903),朱全忠将朱友宁攻王师范,师范帅登、莱兵拒之于石楼,即此。
官名。掌羌族事务。汉武帝因先零羌等与匈奴相结,攻扰边郡,遣将军李息等将兵十万人击平之。遂置护羌校尉,持节统领。宣帝神爵中置金城属国以处降羌,又以护羌校尉领护之。新莽时罢。东汉建武九年(33),光武帝从
官署名。金贞祐四年(1216)置。掌发卖香茶盐引。设提举、同提举、勾当官,秩从五品、从六品、正九品。
官名。西汉少府属官,掌宫中乘舆狗马倡优鼓吹等事。职任亲近,由宦者充任。有技艺才能者常在其署待诏。东汉名义上隶少府,主宫中诸宦者,秩六百石。中叶以后多以中常侍兼任,或典禁军,或持节收捕大臣,权势尤盛。三
?—239三国时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子璋。陆逊弟。少好学,以义行见称。州郡辟举,皆不就。吴大帝黄武二年(223),选曹尚书暨艳整顿三署官吏,颇扬人之失以显其贬抑得当,乃与艳书以为用人应弃其瑕疵
表示官员职衔之牌。木质朱漆。为官者均以金字书官衔于其上。平时置于官署门前,出行及举行礼仪时持作前导,以示威荣。
即“坤帖木儿”。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法国强租广州湾(今湛江港),并向内地侵犯。遂溪(今属广东)人民奋起反抗,并于次年组织团练四千余人,从九月至十月,在黄略村、麻章、平石村等地多次击退法军,打死打伤法军官兵
书名。唐元稹撰。一卷。记述翰林院承旨学士姓名,起自贞元二十一年(805)郑絪,迄于元和十五年(820)杜元颖、元稹等,共十二人。卷末所录李德裕、李绅、韦处厚三人事,乃系后人所附益。宋洪遵收入《翰苑群书
1597—1666明末清初辽东沈阳(今属辽宁)人,字宪斗,一字辉岳(一作煇岳)。明生员。万历四十六年(1618)于抚顺降后金。天聪三年(1629)入值文馆。崇德元年(1636)任内秘书院大学士,参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