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什参赞大臣
见“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
见“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
583—666唐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先居敦煌,世为河西右族,以博涉文史知名。武德元年(618),任起居舍人。五年,迁秘书丞,与侍中陈叔达等受诏撰《艺文类聚》。时书籍多散失,乃奏请购募遗书,置吏补
①官名。东汉置,属卫尉,一人,秩六百石。与左都候同主剑戟士,有丞一人,领员吏二十二人,卫士四百六十三人,徼巡皇宫。三国魏、西晋沿置。②匈奴官号。与左都候皆由匈奴贵族四姓中乔氏出任。
清代袭爵之制。天聪五年(1631)初定世袭之制,凡立军功或阵亡者,国家赏恤爵位,准子孙世代承袭。凡世爵皆有袭次,其不计袭次与国长存者,则加“世袭罔替”。宗室中亲王、郡王加“世袭罔替”者即俗称之“铁帽子
周成王时周公所筑,迁殷民于此。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东汉魏雒阳故城附近。周敬王四年(前516)敬王以王子朝之乱由王城迁都于此。晋合诸侯之力,扩大成周城,把城东北狄泉也包括在内。赧王又还都王城。战国时改
爵名。清宗室封爵的第七等,即入八分镇国公。位次于贝子。爵位传袭于子孙,递降至一等镇国将军不再降。参见“不入八分镇国公”。
书名。清赵吉士撰。十二卷。作者于康熙年间曾任山西交城知县。是书所收即其任官时所作文稿。卷一至卷四为艺文,是其平日所作记序书启等;卷五至卷八为详文,是各种呈文;卷九至卷十为告谕,是政府发布的各种告示拟文
即“有为③”。
西汉置。治今广西桂平市西古城。为郁林郡治。隋大业初省入郁林县。
?—869唐徐州(今属江苏)人。咸通九年(868),从桂林戍卒兵变首领刘行及攻克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后助吴迥攻泗州,克都梁城(今江苏盱眙北),俘唐将李湘、郭厚本,又于淮口全歼戴可师部三万人。次年,
即雒邑。西周成王时由周公主持加以扩建,称成周城。战国时改称雒阳。三国时改雒为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