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野记
书名。明祝允明撰。四卷。杂撰明初至嘉靖末年遗闻轶事,详于太祖及成祖“靖难”之际。所记明初官仪制置,兵权礼乐之损益变通,整肃吏治,严惩贪墨,侦伺臣民,用刑残酷等掌故,足资参考。但掺杂闾巷琐屑故事,灵异诡怪传闻,体例漫无统纪,内容瑕瑜互见。
书名。明祝允明撰。四卷。杂撰明初至嘉靖末年遗闻轶事,详于太祖及成祖“靖难”之际。所记明初官仪制置,兵权礼乐之损益变通,整肃吏治,严惩贪墨,侦伺臣民,用刑残酷等掌故,足资参考。但掺杂闾巷琐屑故事,灵异诡怪传闻,体例漫无统纪,内容瑕瑜互见。
1764—1799清四川东乡(今宣汉)人。巫师出身,以禳灾治病为生。乾隆五十七年(1792)拜冷天禄为师,习白莲教。嘉庆元年(1796)与冷天禄等率众七百余人起事于东乡莲池沟,旋与徐天德共破东乡城。各
见“八绝”。
学校名。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始建。以大臣野利仁荣主其事,将《孝经》、《尔雅》、《四言杂字》译为蕃语,用蕃书(西夏文)书写,教授学生。学生皆选自蕃、汉官僚子弟。学成后视其才能酌量授以官职
即“玛罕木特”。
①北宋乾德二年(964)分武陵县上、下二乡于延泉村置。因西南三十里桃源山有桃源洞,相传即东晋陶潜《桃花源记》所记,故名桃源县。治今湖南桃源县。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又降为
①唐宪宗李纯墓。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宪宗卒,五月葬此陵。在今陕西蒲城西北二十里金炽山。占地长3279.5米,宽105.4米。陪葬有懿安后(郭氏)、孝明后(郑氏)、王贤妃,附葬有惠昭太子宁。②明宣宗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治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秦末龙川县(今县西)令赵佗割据岭南,在此建立南越(粤)国,都番禺。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灭南越后复归于汉。辖境相当今广东滃江、大罗山以南,珠江
1509—1559明福建晋江人,字道思,号南江、遵岩居士,别号仲子。嘉靖进士。授户部主事,监税通州,不久调礼部祠祭司。嘉靖十二年(1533)迁吏部考功员外郎,主广东乡试,进验封郎中。谪常州通判。历南都
?—1370明浙江鄞县人,字仲能。工诗文。至正中,官至兵部尚书。明军攻入元大都(今北京),妻子儿女死,乃只身赴南京。洪武二年(1369)授刑部侍郎。主张全国通祀孔子。升尚书,卒于官。
书名。东晋习凿齿撰。八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