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京师坊巷志

京师坊巷志

书名。清朱一新、缪荃孙同撰,刘承干重订。原为《顺天府志》而作,为该志卷十三、十四,并于光绪十一年(1885)刊印单行本问世,称《京师坊巷志稿》,后缪氏复加勘定,增加不少史实。刘氏又考其未确,补其缺佚,厘为十卷。然删去不少掌故,实为美中不足。是书采取《明坊巷胡同集》、《帝京景物略》、《日下旧闻考》等数十种资料,依《东西京城坊考》体例,加以编撰。北京衢巷,大抵袭元、明之旧,其规制之沿革,习俗之变化,民生之情况,书中均有所叙述。为研究北京城的沿革情况提供了丰富资料。后刘氏又作《京师坊巷志考正》一卷附于书末。

猜你喜欢

  • 银熏球

    唐代香炉。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熏球,表面透雕飞鸟和葡萄纹饰,中央可分为两半,内部有二同心圆机环,机环有轴,承环内香盂,无论熏球如何转动,香盂均能保持平衡。此物以钣金及浇铸为主,切削、抛光、

  • 长乐少府

    官名。西汉平帝元始四年(4)更名长信少府置,秩二千石,掌皇太后宫中事务。东汉因之,不常置,皇太后卒即省。位在大长秋上,其职吏皆宦者。三国蜀亦置。

  • 大小和卓之乱

    见“霍集占”、“布拉呢敦”。

  • 观文殿学士

    官名。宋置诸殿学士,出入侍从,以备顾问,无官守,无典掌,而资望极高。宋初有文明殿学士,庆历七年(1047),因避真宗谥号讳而改名紫宸殿学士。次年,又以紫宸不可为官称,乃改延恩殿为观文殿,改紫宸殿学士为

  • 秦城

    地名。即今山西太谷县西南咸阳。《资治通鉴》:唐广明元年(880),河东节度使康传圭遣“苏弘轸击沙陀于太谷,至秦城”,与战不利而还,即此。

  • 陈武

    177—215东汉末庐江松滋(今安徽宿松东北)人,字子烈。十八岁时从孙策,以战功拜别部司马。建安四年(199),策攻破刘勋,多得庐江人,集其精锐使督之。及孙权统事,转督五校。屡有功劳,进位偏将军。二十

  • 禅月集

    书名。五代十国前蜀僧人贯休撰。三十卷(一说四十卷)。贯休号“禅月大师”,故名。初诗、文合编,名《西岳集》,或疑作《南岳集》,又名《宝月集》。乾德五年(923),由其弟子昙域雕版刊行,始题今名。文集五卷

  • 张羽

    1333—1385明江西九江人,字来仪,号附凤,又作辅凤。元末居吴兴,任安定书院山长。后徙苏州。洪武四年(1371)征至京师,因应对不合帝意,放归。七年任太常寺丞,兼翰林,奉命祭凤阳祖陵。后因事谪岭南

  • 正开拆官

    吏名。南宋置,隶临安府开拆司,主管开拆司事,其下有副开拆官、下名开拆官。

  • 明熹宗

    1605—1627即朱由校。明代皇帝。公元1620—1627年在位。光宗子。泰昌元年(1620)即位。年号天启。时辽东屡败于后金(清),白莲教揭竿于山东,奢崇明、安邦彦起事于西南,而仍然好声色犬马。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