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直郎
阶官名。金、元内侍阶官。金二十五阶之第十七阶,秩从七品下。元十四阶第九阶,正六品。
阶官名。金、元内侍阶官。金二十五阶之第十七阶,秩从七品下。元十四阶第九阶,正六品。
①隐居不仕者。《史记·魏公子列传》:“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隐士有不同类型,一般为“无道则隐”。隐士因多居于山林、江湖,故又称为“山谷之士”、“江海之士”等。②宋代士名。徽宗
?—704唐时吐蕃大将。禄东赞之子。兄钦陵掌政时,据吐蕃东部三十余年。多次攻唐,败唐军。唐圣历二年(699),吐蕃赞普器弩悉弄杀钦陵亲党,他与侄莽布支等千余人降唐,受封为辅国大将军,归德郡王。戍守河源
1517—1598明福建莆田人,字懋勋,号龙江。三一教创始人,世称三一教主。出身名门望族。嘉靖中屡试不第,弃儒求道。三十年(1551)始创三一教,招收门徒,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赈民救灾,协助地方抗倭。在
①元代诸王封号,授驼纽金印。皇庆二年(1313),成吉思汗庶子阔列坚后裔脱欢受封。朵儿只班袭封。②明政府授予安定卫首领的官爵。洪武八年(1375),明代在西北设安定、阿端二羁縻卫(在今青海西北部),始
?—1456又作阿拉克丞相、阿拉克忒睦尔丞相、阿剌平章。明时瓦刺贵族。也先重臣。正统十四年(1449),助也先袭宣府、赤城等地,后力主与明议和。景泰五年(1454),因权位之争及报杀子之仇,举兵击杀也
373—418东晋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人。王猛孙。年十三,苻氏败,随叔父归晋,客居荆州。为天门郡临沣令。参加镇压卢循起义,封博陆五等县子。刘裕伐南燕,署为前部贼曹。义熙八年(412)从刘裕讨刘毅,为
见“开国伯”。
书名。一作《治子》。撰者不详。《汉书·艺文志》著录一篇,图一卷,列于兵阴阳家。久佚。
南宋和州(治今安徽和县)人,字温夫,号樗寮。以父荫授承务郎。官至司农寺丞。后告老,特授直秘阁,致仕。宝祐四年(1256),阆州守王惟忠因谗被劾处死,他移书贾似道请恤其遗孤。又使从孙娶惟忠孤女。以能书闻
广东归善(今惠州)人。早年加入兴中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协助郑士良运动会党,发动惠州三洲田起义,事败走南洋。三十一年在新加坡入同盟会。三十三年奉派赴香港组织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失败后被港英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