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䄉
即胤䄉。 清圣祖第十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封敦郡王。五十七年,掌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以党附允禩、允禵,为世宗所恶。 雍正元年(1723),命齎印册赴喀尔喀赐奠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他托疾不行,居张家口,又私行禳祷。后被劾疏文内连书“雍正新君”,夺爵拘禁。乾隆二年(1737),获释,封辅国公。
即胤䄉。 清圣祖第十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封敦郡王。五十七年,掌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以党附允禩、允禵,为世宗所恶。 雍正元年(1723),命齎印册赴喀尔喀赐奠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他托疾不行,居张家口,又私行禳祷。后被劾疏文内连书“雍正新君”,夺爵拘禁。乾隆二年(1737),获释,封辅国公。
东晋谯国銍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夏,小字野王、子野。有武略,频参诸府军事,累迁大司马参军。授淮南、历阳太守,破王鉴、张蚝。进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太元八年(383),随谢玄破苻坚于淝水,封永
1516—1555明保定容城(今属河北)人,字仲芳,号椒山。嘉靖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改兵部员外郎。嘉靖三十年(1551)以劾大将军仇鸾,贬为狄道典史。次年仇鸾败,遂起用,擢至兵部武选员外郎。因疏劾严
?—699即论钦陵。唐时吐蕃大臣。禄东赞之子。袭父爵任大相。咸亨元年(670),统兵攻唐西域十八州。占安西四镇,于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击败薛仁贵军。仪凤四年(679),器弩悉弄赞普年幼即位,他专权
官名。西晋泰始五年(269)分太子卫率为太子左、右卫率,宿卫东宫,亦统兵外出征伐,地位颇重,五品。东晋沿置。南朝宋定员左卫率七人,右卫率二人,均五品;齐、梁、陈皆员一人,梁十一班,陈四品、二千石。北魏
?—前646春秋时蔡国国君。公元前674—前646年在位。名肸。蔡哀侯之子。以妹嫁齐桓公,称蔡姬。蔡穆侯十八年(前657),齐桓公归蔡姬,他使之再嫁。齐桓公怒而伐蔡,他为齐所掳。赖诸侯说情,得释。
书名。撰者不详。五卷。约成于清嘉庆年间。有咸丰二年(1852)安和轩刻本。是书主要记载了清代的皇宫苑囿。其体例颇具特色,以宫斋湖山等名称、匾额和诗题为细目,并按末字的五声排列。
官秩等级。汉置,魏、晋、南北朝因之。次于四百石。《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云:“比四百石者(月谷)四十五斛。”三公府的东西曹掾等为此级。
地名。一作博狼沙。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九年(前218),“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又《留侯世家》:“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皆即此。
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故石头城西南。《资治通鉴》:南朝齐永元元年(499)十二月,“(陈)显达以数千人登落星冈,新亭诸军闻之,奔还,宫城大骇。”胡三省注:“石头城西有横垅,谓之落星冈。”又称落星山。《资
约1884—1944一作德菱。汉军正白旗人。清贵族裕庚之女,郡主。其父为驻外使臣,曾随父母旅外多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回国,次年与妹容龄同充慈禧太后贴身女官,以备咨询国外情况,并协助接见外国女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