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敖
?—前204
秦末人。参加反秦起义,为义帝柱国,将兵击南郡,功多。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时,立为临江王,都江陵(今湖北荆州)。卒后,子尉嗣。
秦末人。参加反秦起义,为义帝柱国,将兵击南郡,功多。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时,立为临江王,都江陵(今湖北荆州)。卒后,子尉嗣。
宋代上级官府长官追呼下级吏人,通常用片纸写明呼唤原因,差走吏勾集,称官牒子。
官名。清代内务府广储司所辖负责苏州织造官员,由司员内奏简。
书名。明方孝孺作。原有明成化间刊本三十卷,拾遗十卷。今本并为二十四卷,为正德中顾璘重编,凡文二十二卷,诗二卷。附录一卷。有影印明嘉靖间重刻本。
明末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字鹿友,号耑愚,晚号柴庵。万历进士。授邵武知县。天启二年(1622)迁御史,后忤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初复原官,崇祯七年(1634)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以镇压农民起义功,
今辽宁抚顺市东南大东州。明成化中置,后金天命三年(1618)为努尔哈赤军攻克。
农田用水法规。汉代召信臣制定。《汉书·召信臣传》:“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根据对水需求情况,按轻重缓急,对用水加以约束,并刻石立于田畔,以达“以广溉田”的目的和防止因用水而引起的纠纷。
官名。唐始置,为团练使副职。五代沿置,后周显德五年(958),定为准从六品。宋代常用以安置贬降官员,无职掌,元祐中定为从八品。辽代诸州或置,为团练使司副长官。
清代副将之别称。
书名。简称《论语义疏》。南朝梁皇侃(一作偘)撰。十卷。以疏释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为主要内容,故名。兼采老庄玄学,阐述经义,于名物制度,则略而不讲。与汉儒经解相去悬绝,保留了南朝经疏之特色,为南学的主
牡丹品种。宋代培育。据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本是紫花,忽于藂中特出绯者不过一、二朵”,将其芽变“移在他枝”,加以培育,而成一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