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军单

军单

亦称勾单。明代勾补军士之名单。每军士一名填单一张,用印为证。隶兵部者直送兵部,隶都司卫所者送兵部挂号,转发各该司、府、州、县。遇卫所军士逃亡事故,照名逮捕,或勾补新军。

猜你喜欢

  • 各省交涉使章程

    清宣统二年(1910)外务部奏定。共十八条。规定凡有交涉省份,设交涉使司交涉使一员,办理全省交涉事务。其选用办法则视其资格不同,或由外务部预保候简,或由外务部丞参、出使大臣、实缺道员简放者作为实授;或

  • 咏勤公所

    清嘉庆中江苏吴县(今苏州)洋布业所创立处理同业事务之馆所。创始人为潘敏斋、王尧圃。规定以保护同业利益和优恤同行孤寡为宗旨。

  • 上海格致书院

    即“格致书院”。

  • 张广泗

    ?—1749清汉军镶红旗人。监生出身。康熙六十一年(1722)选授思州知府。历贵州按察使、巡抚,佐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镇压苗民起义。雍正十年(1732),以熟悉军务,授副将军佐岳钟琪攻准噶尔部。旋任护

  • 比官

    官名。比官为鲜卑语。北魏拓跋鲜卑部诸曹府有仓库,悉置比官,皆使通汉语,以为传译。

  • 刘曜

    ?—329十六国时前赵国君。公元318—329年在位。字永明。匈奴族。刘渊侄。刘渊建汉国后,历任要职。刘聪时,镇守长安。刘粲即帝位,任相国。汉昌元年(318),靳准作乱,曜发兵攻准,即帝位,改元光初。

  • 盛世新声太平乐府

    见“太平乐府”。

  • 漕粮押运

    清代监押漕粮运输的制度。清制,卫所军丁输送漕粮必须有押运官随船督押监运,约束运军,防止偷盗、搀和、失火、停滞等弊。山东、河南由粮道简委管粮通判为押运官,随船到通州;江淮以南诸省,则用监兑官押运漕船至淮

  • 黄崖口关

    在今北京密云县东北大黄崖口。清崇德七年(1642)十一月八日,清军右翼从雁门、石城二关分兵夹攻黄崖口关,克城而入关,即此。

  • 楼?

    亦称楼子。战国时魏国大臣。曾与魏太子为质于楚,与楚友善。后与翟强共事魏襄王,为魏王所倚重。与翟强政见不合,主张联合秦、楚以疏远齐国。见《战国策·魏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