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灰录
书名。清冯甦撰。六卷。记永历立号始末、亡国诸人事迹、舟山延平始末等。起甲申(崇祯十七年,1644),迄壬寅(康熙元年,1662),分年叙事。原题珠江寓舫偶记,据今人谢国桢考订,确为冯甦作。
书名。清冯甦撰。六卷。记永历立号始末、亡国诸人事迹、舟山延平始末等。起甲申(崇祯十七年,1644),迄壬寅(康熙元年,1662),分年叙事。原题珠江寓舫偶记,据今人谢国桢考订,确为冯甦作。
即“密喇布伯克”。
唐时渤海人。历官文籍院少监,硕学通才。中和二年(882,日本元庆六年)冬,率一百零五人出使日本,在加贺登陆,日皇颇优礼之,为壮观瞻,命沿途修葺食舍、道路、桥梁,掩埋尸骸。次年,入日京,献国书及信物,日
书名。清陈鼎撰。全书一卷。康熙三十四年(1695)成书。系作者宦游南方边陲之地的见闻记录。其中记述闽、台、粤、桂、滇、黔一带,远及安南、天方(麦加)、三佛齐蛇类五十二种(摘自《山海经》十种未计)。除属
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居永和镇,与女舒娇烧瓷为生,以烧制玩具、仙佛为主。其女舒娇长于制作垆瓮,并擅构图上釉。产品以白瓷为主,间有黑釉或青釉,乾道间最为盛行,在永和诸窑中允称佳品。
学馆合称。唐代指国子监所领六学馆:太学、四门馆、广文馆、律学、书学、算学。《昌黎集》卷十四《太学生何蕃传》:“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请谕留蕃”。一说六馆无广文馆,而有国子学。又有七馆之称,即七学
官名。即屯田郎中,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屯田郎中。
在今河北鹿泉市南。《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三年(309),幽州刺史“王浚遣祁弘与鲜卑段务勿尘击石勒于飞龙山,大破之,勒退屯黎阳”,即此。
西汉齐郡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武帝时,以故丞相史上书,引秦亡之教训,言用兵拓边非天下之长策。后任骑马令,主武帝之乘马。
清代八旗炮兵之别称。满洲、蒙古每佐领下一人,隶于内火器营;汉军每旗四十人,设炮营一,附于骁骑营。
古代注水器。盥洗时用以注水,常与盘配合成组。一般以青铜铸成,器形椭长略似瓢,前有流,后有鋬,下承三足或四足,亦有无足者,也有带盖者。盛行于西周中期至战国。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