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中
官名。新莽始建国元年(9)更名光禄勋为司中,位上卿,为六监之一,东汉复旧。
官名。新莽始建国元年(9)更名光禄勋为司中,位上卿,为六监之一,东汉复旧。
见“土尔扈特”。
指克敌制胜的谋略。庙,即庙堂,亦即宗庙明堂。古代国君遇大事,告于宗庙,议于明堂,故常以庙堂指朝廷。《尉缭子·战威》云,战前而能先机制敌者五:“一曰庙胜之论。”
明代驿递水运中专用名称。明中叶后,王府进贡和公差官员使用水站驿递繁多,使客无穷。水驿各站每当前站驿船来后,该驿无船倒换接递。为免于来船守候,须贴助米三、四斗,或折银若干,使原船原载继续行驶。此米称过关
明土司名。洪武六年(1373)置。治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属忠建宣抚司。清初为高罗土司,隶施州卫。雍正十三年(1735)废。
即“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487—536南朝梁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人,字士深。少好学,博综群书,沈约、任昉等常咨访之。天监时,为太学博士、豫章王行参军,佐周舍撰国史。出为临津令,有政绩。大通元年(527)为步兵校尉,兼昭明太
?—1645明末云南元谋人。白族。其先祖世为本地土官。天启七年(1627),因被调出征,屡建军功,由土巡捕升为元谋县土县丞。崇祯时与阿迷州土官普名声联兵击败明军。弘光元年(1645)结县民王清、刘升等
官名或官署名统称。汉代、两晋及南北朝时期指刺史、侍御史及尚书左、右丞等有监察权的官员。《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宋代诸路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有监察
书名。清林则徐撰。一卷。系为云南正考官赴任途中日记。逐日记嘉庆二十四年(1819)闰四月二十七日奉旨后,自五月八日离京起程,经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五省,于八月朔日抵昆明事。叙里程外,并考订沿途
南朝陈人。为后主宫人,有文才,称女学士。每随后主游宴后庭,与诸贵人、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