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
战国时各国处理军事外交活动的一种方式。“合众弱以攻一强”称合纵,“事一强以攻众弱”称连横。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合纵即指东方六国联合抗秦;连横即秦国拉拢某些弱国进攻他国。由于六国皆欲借外力以利己,故合纵实为松散联盟,抗秦活动不能持久,最终为秦国各个击破。一说南北为纵,六国地处南北,故南北联合抗秦谓之合纵;东西为横,秦处西,六国在东,故东方六国事秦谓之连横。公孙衍、苏秦、张仪、李兑、庞煖等即当时著名的纵横家。
战国时各国处理军事外交活动的一种方式。“合众弱以攻一强”称合纵,“事一强以攻众弱”称连横。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合纵即指东方六国联合抗秦;连横即秦国拉拢某些弱国进攻他国。由于六国皆欲借外力以利己,故合纵实为松散联盟,抗秦活动不能持久,最终为秦国各个击破。一说南北为纵,六国地处南北,故南北联合抗秦谓之合纵;东西为横,秦处西,六国在东,故东方六国事秦谓之连横。公孙衍、苏秦、张仪、李兑、庞煖等即当时著名的纵横家。
器名。又称席篷。用竹叶、篾片、棕榈枝叶及芦苇等天然植物编织而成的帆。晋木华《海赋》中,有“于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绡,挂帆席”之句,帆席即为用席做的帆。又宋陆游《剑南诗稿·舟中作》有“蘧蒢作帆三板船”
见“杂户➊”。
明代宗室之封号。封予辅国中尉嫡长子外之余子及其子孙。
上海为同盟会、光复会重要活动基地,革命党人长期在此联络绅、商、学、军、警各界。清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光复会李燮和联络有关官兵,并告知同盟会中部总会陈其美,拟于九月十五日(1911.11.5
官名。清末管理全国教育行政之最高长官。光绪二十二年(1896)正月,为推行近代新式教育,设管理官书局大臣。二十四年五月,改称管理京师大学堂事务。二十七年称管学大臣。二十九年正式称为学务大臣,共三人,均
即“伊什罕伯克”。
中国古代伦理观念。亲爱其亲属之谓。殷周以来宗法制度之重要内容。《诗·小雅·伐木》:“亲亲以睦,友贤不弃。”《左传·昭公十三年》:“亲亲与大,赏共罚否。”后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之组成部分。《礼记·中庸》:
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北,临岷江。《资治通鉴》:东晋永和三年(347),桓温伐汉,李势将昝坚拒温,自江北鸳鸯碕渡河向犍为,即此。
亦称阴阳刺轮。手掷暗器。其形如手镯,直径约八寸,手握处浑圆,居圈之四分之一,其余圈部内厚外薄排以锐齿,如狼牙外向,异常锋利,每圈重约二、三斤。革囊盛之,以手旋飞掷击人,为暗器之凶险者。元蒙古军最精其术
报纸名。日人在华舆论机关。清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896.2.12)在汉口创刊。日报。宗方小太郎主办(社长),筿原邦成、柳原文雄、冈幸七郎等主笔。谋求以舆论指导中国,扩张日本在华利权。鼓吹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