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吴元济

吴元济

783—817

唐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吴少阳子。元和九年(814)少阳死,密不发丧,上表请主军务,未遂。乃用吴少诚婿董重质之谋,焚掠河南数县,关东大恐。次年,又与王承宗、李师道相结。宪宗诏各路军进讨,相持三年而无进展。十二年,宪宗以宰相裴度督率诸军,自是士气振奋,屡有克捷。西路军李想乘蔡州城(今河南汝南)孤立空虚之际,用降将李祐计,雪夜急行军,袭破蔡州。他被俘斩于长安。

猜你喜欢

  • 刑部司

    官署名。隋唐五代尚书省刑部之头司。掌律令格式及按覆刑狱等政。若由本司郎官与御史及大理司直评事会审疑案,称小三司。长官有刑部郎中二人,刑部员外郎二人为佐,另有刑部主事等。隋大业三年(607)改宪部司。唐

  • 正历

    ①(正歷)明代国子监监生拨历(即分拨到各衙门历事)形式之一。凡正式指派监生往在京各大衙门历事者,称正历。名额有定数,计吏部四十一名,户部五十三名,礼部十三名,兵部二十五名,刑部七十名,工部二十四名,都

  • 四川行省

    元十一行省之一。中统初,置陕西四川行省,至元八年(1271)罢,以省臣行四川省事于兴元(今陕西汉中)。同年十二月,置四川行省于成都。十年,因四川地为安西王属领,罢行省,分置东、西川二行枢密院,主持四川

  • 北假田官

    官署名。西汉时在北假所设置的屯田机构。元帝时罢。参见“北假”。

  • 燕王哙

    ?—前314战国时燕国国君。公元前320—前318年在位。名哙。燕易王之子。性节俭,不游乐,好贤。用子之为相,大加宠信。后听从鹿毛寿言,于燕王哙三年(前318)禅让君位于子之,并收三百石以上官吏印信一

  • 车苏

    又名扯苏、山苏。族名。明清罗罗(今彝族)的一部分。明代分布在马龙他郎甸(今云南新平、墨江)、楚雄、新化州(今新平县新化)。清代扩及普洱府、元江府、嶍峨县(今云南峨山)。近代新平、元江、峨山、武定等县,

  • 大晟词人

    北宋末年以周邦彦为首的宫廷词人集团。徽宗崇宁中设置大晟乐府,以邦彦为提举官,万俟咏、晁端礼、田为、晁补之等为制撰官,彼此词风相似,故有此称。周词内容无非艳情、羁愁、咏物,然善于化用唐诗入词,遣辞典雅含

  • 边吏

    守疆臣吏泛称。汉代亦指边郡太守。《汉书·杜延年传》:“后数月,复召拜为北地太守。延年以故九卿外为边吏,治郡不进。”

  • 国民军北伐团

    清末革命军事团体。宣统三年九月二十四日(1911.11.14)由周鲁、孙信琪等人在上海联合若干小团体组成,“以速行进军克复南北两京为宗旨”。全团分学生队与敢死队两部,拟联络其他革命军队参加北伐。

  • 蒙古

    ①族名。辽、金时又译萌古、蒙骨、蒙古里等。唐代为室韦之一部,称蒙兀,居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畔。回鹘国亡,西迁,进入蒙古高原东部,分迭儿列斤、尼鲁温两大支,繁衍为许多部落。金代,各部趋向联合,称合木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