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王
战国时周王。名扁。公元前368—前321年在位。周烈王弟。显王五年(前364)秦、魏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之战,秦大胜,王贺以黼黻,秦献公称霸。二十五年,魏惠王称王。逢泽(今河南开封东南)之会,诸侯朝周。四十四年,秦惠文王称王。其后诸侯相继称王。
战国时周王。名扁。公元前368—前321年在位。周烈王弟。显王五年(前364)秦、魏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之战,秦大胜,王贺以黼黻,秦献公称霸。二十五年,魏惠王称王。逢泽(今河南开封东南)之会,诸侯朝周。四十四年,秦惠文王称王。其后诸侯相继称王。
古代以畜力加工谷物的机械。由一牛转动一大卧轮,轮周有齿,驱动周围八磨齿轮,使之同时转动,磨米或磨面。西晋发明。《太平御览》卷七百六十二引晋嵇含《八磨赋序》:“外兄刘景宣作为磨,奇巧特异,策一牛之力,转
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徒的称呼之一。源自汉语“道人”。在元代,突厥-蒙古语中称“和尚”为“道因”。明清以后作“托音”,用以称呼贵族出身的高僧。
清末民初各处编印的乡土教材。州、县乡土志多不分卷,或一二卷,间有三四卷、十余卷者。江南有乡镇乡土志;东北有全省乡土志,如《黑龙江乡土志》。多数为铅印本、石印本、抄本,刻本甚少。内容虽简略,但其中清代后
官署名。即明代南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合称。洪武中,建都南京,设六部。永乐迁都北京后移至北京。南京留置礼、刑、工三部,均加“南京”二字。仁宗即位,去“南京”二字,并增吏、户、兵三部于南京,复原六
①明湖广麻城(今属湖北)人,字酉卿。万历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江西左、右布政使,改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以户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天津督海运辽饷。崇祯五年(1632)官至吏部尚
书名。即“奇器图说”。
官名。北魏置。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六品上。
清末湖北长乐(今五峰)、长阳、巴东教案。光绪二十四年(1898)七至十月,长乐、长阳、巴东哥老会、土家族首领向策安、李清臣、覃培章等先后率众焚毁教堂。殴毙比利时教士董若望,又组织武装,攻陷长乐县城。清
见“罗罗”。
官名。即删定曹郎。南朝尚书省属官之一。南朝宋元嘉十八年(441),置删定曹郎,职同魏之定科郎,位左民曹郎之上。主删定律令。齐、梁、陈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