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州
唐武德四年(621)改隋淮安郡置显州。贞观九年(635)改为唐州,治比阳(今河南泌阳)。天宝元年(742)改为淮安郡。辖境约当今河南社旗、方城、唐河、泌阳、桐柏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唐州。唐天祐三年(906)移唐州治泌阳(今河南唐河),明洪武二年(1369)省州治入州,十三年废州改置唐县,1914年改为沘源县,1923年改名唐河县。
唐武德四年(621)改隋淮安郡置显州。贞观九年(635)改为唐州,治比阳(今河南泌阳)。天宝元年(742)改为淮安郡。辖境约当今河南社旗、方城、唐河、泌阳、桐柏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唐州。唐天祐三年(906)移唐州治泌阳(今河南唐河),明洪武二年(1369)省州治入州,十三年废州改置唐县,1914年改为沘源县,1923年改名唐河县。
?—577北齐时人。拓跋什翼犍五世孙。沉敏有干局,善骑射。北魏末为尔朱荣大将军府长流参军,永熙三年(534)丞相高欢入洛阳,补京畿都督。后随魏孝武帝进关,旋归东魏。北齐天保初,赐姓高。堂兄景皓不愿易姓
书名。一名《外史梼杌》。北宋张唐英撰。二卷。编年体。仿荀悦《汉纪》体例,记五代十国时前后蜀四世七十多年历史。以前蜀、后蜀各为一卷,皆系总论。取材多本于《前蜀开国记》和《后蜀实录》。意在补正路振《九国志
唐人。开元进士。天宝末,任北海太守。安禄山反,按兵不动。受玄宗责备,始起兵。天宝十五载(756),应颜真卿召,将步骑五千渡河,屯兵平原(今属山东)城南,肃宗加为河北招讨使,克信都(今河北冀州)。后至灵
明清时山东省的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左(东)得名。明末黄淳耀《山左笔谈》,记山东风土形势山川古迹及海运备倭诸事。清宋弼《山左明诗钞》,辑明代山东一省之诗。
地方行政区名。明清对世袭土官所管府之统称。元代已有土官掌府事者,至明代始分流、土。以别于流官所辖之府,故名。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均设。与府平级,长官为土知府。其他职官及品级均同于内地之府,有同知、通判
战国时对国家财库及粮仓之合称。《韩非子·解老》:“府仓虚则国贫。”《国语·越语下》:“府仓实,民众殷。”韦昭注:“货财曰府,米粟曰仓。”
即“显庆”。
突骑施苏禄的唐朝封号。忠勇校尉 武散官名。金、元皆置,三十四阶之第二十七阶。金正八品上。元正七品,敕授。
秦置。治今山东嘉祥县西南。《史记·曹相国世家》:秦二世二年(前208),“击章邯车骑,攻爰戚及亢父”,即此。西汉为侯国,汉高帝六年(前201)封赵成为爰戚侯。属山阳郡。东汉废。
?—499北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字茂亲。韩麒麟子。太和初,举秀才,除著作佐郎,后兼中书侍郎。曾上书言当时贡察但检其门望,无秀、孝之实。复言百官以深酷为无私等。孝文帝并纳之。太和二十一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