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
①*十二次名称之一。配十二辰为卯,包括氐、房、心三宿。②心宿别名。《尔雅·释天》:“大火谓之大辰。”郭璞注:“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
①*十二次名称之一。配十二辰为卯,包括氐、房、心三宿。②心宿别名。《尔雅·释天》:“大火谓之大辰。”郭璞注:“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
书名。清末崔国因撰。十六卷。系崔氏于光绪十五年(1889)至十九年任驻美国、日斯巴尼亚(西班牙)、秘鲁公使时所写日记。主要记述外交和商务活动事项,兼有当时世界各国新闻情报,旁及政治制度、农田水利、金融
?—1853清陕西华阴人,字惠人。道光进士。历任知县、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咸丰元年(1851)擢河南巡抚。次年调山东。三年扼守兖、沂、曹诸州,断黄河渡口,堵截北伐太平军渡河至鲁,又率军助解怀庆之
官名。《周礼·春官》谓“典命掌诸侯之五仪、诸臣之五等之命。”北魏仿《周礼》置,太和二十三年(499)前,已有典命中大夫、典命下大夫、兼典命下大夫等。依北魏前期官制例,其官当为典命曹长官。职掌大体不出于
淄一作甾、菑。①《书·禹贡》青州:“潍、淄其道。”《周礼·职方》幽州:“其浸菑、时。”即今山东淄河。下游古今有变迁。《汉书·地理志》泰山郡莱芜县:“原山,甾水所出,东至博昌(今博兴县东南)入泲。”《水
官名。唐高宗时因避讳改治礼郎置,员四人,从九品上,掌朝会、祭祀时君臣版位之次及赞导跪拜之仪,隶太常寺。宋初为寄禄官,元丰改制,复为太常寺从八品职事官。掌奉币帛授祭祀初献官,大礼则设亲祠版位。辽、金皆置
即“完颜宗望”。
950—1012北宋歙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字宗源。太平兴国进士。历直史馆、左正言、左司谏、侍御史知杂事、三司度支副使,知湖、虢二州。曾请依唐制分图书为经、史、子、集四库,由直史馆分典四部,改变朝廷藏
①西周封国。春秋时为楚所灭。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北古城。一说在今息县西南。《左传》僖公五年(前655):楚穀於菟灭弦,“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昭公十三年(
?—357十六国时冯翊(治今陕西大荔)人。苻洪称三秦王时,任为右将军,领右长史。洪子苻健自关东西行入关,他为前锋,所过城邑,无不降附。健即秦天王位,任之为太子太师,封广宁公,又历尚书左仆射、司空。永和
学馆合称。唐代指国子监所领六学馆:太学、四门馆、广文馆、律学、书学、算学。《昌黎集》卷十四《太学生何蕃传》:“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请谕留蕃”。一说六馆无广文馆,而有国子学。又有七馆之称,即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