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女官

女官

①帝王宫中执事的女性官员的合称。历代均置。品位名目不一。汉分十四等,顺次为昭仪、婕妤、美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后赵先后有十八等,后增至二十四等,东宫十二等,诸公侯置九等。唐代称内官,分十九等,顺次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婕妤、美人、才人、宝林、御女、采女;开元时又置丽妃、华妃。以上所谓女官,实即妃嫔,即皇帝的妾。另有宫官,即宫中的执事人员,仿佛私家的奴仆,亦历代有之,但编制与记载的系统化均始于隋。详见“女官六局”。②太平天国妇女职官的总称。分朝内、军中、职同三种。朝内女官职如男官,设左辅、右弼、前导、后护四军师,下设丞相、检点、指挥、将军等职。也设有恩赏丞相、恩赏检点等职,分别在天王府及各王府供职,一般不出任地方官。军中女官非带兵官,为管理女营的官员,设总制、监军、军帅、卒长、两司马各级,不设师帅、旅帅。职同女官设职同指挥、将军、总制、监军等职,主管督率妇女制刺金绣冠服以及各王府掌门等事。女官合计六千五百八十四人。名位虽隆,职权不大。

猜你喜欢

  • 广东独立

    清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和湘赣等省反正后,广东革命党人在各地组织民军响应。九月三日(10.24)化州革命党人举事,攻取州城,八日陈炯明、邓铿在惠州举事,十八日进据惠州,同日张醁村等组织民军据汕头

  • 完颜元宜

    ?—1164?金契丹人,本姓耶律氏,名阿列,又名移特辇。随父慎思降金太祖,赐姓完颜。熙宗时为护卫。海陵王即位,为兵部尚书。正隆六年(1161),随海陵王攻宋,以本官领神武军都总管,在和州大败宋兵,进为

  • 侍卫

    官名。(1)辽代侍卫司设有侍卫官,负责侍卫皇帝。清代为负责宫廷宿卫及扈从皇帝的官员。从上三旗子弟中选才武出众者充任。而由下五旗或汉人中挑选者,则入上三旗“行走”。以领侍卫内大臣统领。共分四等。顺治元年

  • 河间府

    北宋大观二年(1108)升瀛州置。治河间(今市)。宋、金属河北东路。蒙古至元二年(1265)改为路。明洪武元年(1368)复改为府,仍治河间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海河以南,山东马颊河以北,河北任丘、肃宁

  • 昌阳县

    西汉置。以在昌水之阳得名。治今山东文登市西南。两汉属东莱郡。西晋初并入长广县。元康八年(298)又分长广县复置。治今山东莱阳市东南。西晋至东魏皆属长广郡。北齐、北周属东莱郡。隋、唐属莱州。唐永徽元年(

  • 梁弥?

    南北朝时宕昌羌首领。梁武帝天监元年(502),任之为镇西将军,封宕昌王。

  • 郑亦邹

    清初福建漳州海澄人,字居中。顺治举人。淡于仕进,乞假归,结庐白云山麓,为南屏文社,交结学者,从事著述。著有《明季遂志录》、《明季辨误》、《江闽事略》、《明余行国录》、《明遗民录》等。

  • 百姓条例

    书名。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颁布的重要文件。已佚。主要内容为:“不要钱漕,百姓之田、铺店本利全归天王,大人每月发米一百,小孩减半,以作养生之资。”此书实为《天朝田亩制度》之先声。

  • 按班

    藏语音译。清代驻藏正、副大臣之专称。源于满语,意为大臣。

  • 光化军

    北宋乾德二年(964)升阴城镇置。治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属京西南路。辖境相当今湖北老河口和丹江口二市地。熙宁五年(1072)废入襄州。元祐初复置。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