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府
清康熙五年(1666)以乌撒土府改流置府。治今贵州威宁县。辖境相当今威宁县一带。属贵州省。雍正七年(1729)降为州。
清康熙五年(1666)以乌撒土府改流置府。治今贵州威宁县。辖境相当今威宁县一带。属贵州省。雍正七年(1729)降为州。
在今云南马关县。清雍正六年(1728)设。光绪二十六年(1900)徙安平厅治于此。1913年废厅改置安平县,次年改名马关县。
夏赫连定年号(428—431)。凡四年。
太平天国檄文。清咸丰二年(1852)以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名义颁布,后收入《颁行诏书》。文中揭露在清朝统治下,“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贪官污吏,布满天下”,“饿莩流离,暴露如莽
?—666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名守官,以字行。武士彟侄。事武后母杨氏,由卫尉少卿出为始州刺史。后高宗封泰山,武后毒杀其姊女魏国夫人贺兰氏,嫁祸于他,遂被诛。武骑尉 官名。隋开皇六年(586)
中国佛教禅宗临济宗之支派。北宋慧南所创,因住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山,故名。以宗教谜语式的“黄龙三关”,即“生缘”(人人皆系前世因缘转生,同受制于业报轮回)、“佛手”(人性与佛性同)、“驴脚”(人性
即“御史台记”。
古代刑法制度。帝王为臣民谏议或冤情可直接上达,在朝堂外悬鼓,准许臣民击鼓上闻。《晋书·武帝纪》:“西平人麴路伐登闻鼓。”唐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有击登闻鼓以闻于上,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至则
官署名。亦称东面行军都统所、东路行军都统所。辽代置,北面官。辽征讨高丽、女直、渤海大延琳都曾设过东征都统所,统领东征兵马。
即“孔子”。
官名。金太祖建国后,设谙班、国论忽鲁、阿买、昃四勃极烈共掌国政。以习不失为国论阿买勃极烈,义为国家第一勃极烈。太宗时,习不失死,不再补任。官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