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吏
即宦官。《汉书·宣帝纪》:“赐吏二千石、诸侯相、下至中都官、宦吏、六百石爵,各有差,自左更至五大夫。”颜师古注:“宦吏,诸奄官也。”
即宦官。《汉书·宣帝纪》:“赐吏二千石、诸侯相、下至中都官、宦吏、六百石爵,各有差,自左更至五大夫。”颜师古注:“宦吏,诸奄官也。”
书名。又称《光绪二十三年列国政要比较表》。近人康有为撰。一函一册。清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1898.8.16)进呈。通过十三表,对世界各国土地、财赋、商货、学校、生徒、兵卒、船舰、铁路、电线等作统
1822—1899全名毛拉比拉勒·本·毛拉玉素甫。清新疆宁远(今伊宁)人。维吾尔族。幼习宗教经典,在清真寺充伊玛目。著有《艾孜勒亚提》、《纳孜古姆》等长诗。同治三年(1864)参加伊犁维吾尔、回族农民
契丹官名。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定制,改称县令。
前706—前662春秋时鲁国国君。公元前693—前662年在位。名同。鲁桓公之子。九年(前685)率兵送齐公子纠入齐。是时齐公子小白(桓公)已先返齐即位,陈兵于齐境乾时,击败鲁军,鲁被迫杀公子纠。次年
东汉碑刻。1957年发现于新疆巴里坤松树塘。碑高1.48米,宽0.7米。青黑色。碑面不平。碑文五行,行十三字,隶书体,字迹多漫漶。然“汉平夷碑”、“惟汉永元三年(91)”、“任尚”等字清晰可辨。任尚曾
书名。(1)北宋宋白等撰。二百卷。唐杜佑撰《通典》,叙事止于天宝,其后缺而未备。淳化中,曾命苏易简等续修此书,会易简等各莅官务,乃罢。咸平三年(1000)十月,监修国史李况奏请复纂。诏翰林学士承旨宋白
鄋一作廋,又作鄋蛮。古族名。釐姓,又云漆姓(或说漆系来字之误,即釐姓)。相传在虞、夏为防风氏,守封嵎之山(今浙江德清东);在商代为汪芒氏;至春秋时称鄋瞒,又称长狄、大人,已北迁至今山东济南北,曾侵伐齐
书名。西晋皇甫谧撰。十卷。起自三皇,止于曹魏,专记帝王事迹。所述秦以前史事,博采经传杂书,可补《史记》之缺。已佚。今有清顾观光辑一卷本,收入《指海》。又有王仁俊辑一卷本,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
或称康伯、康伯髦、牟伯。西周初诸侯,名髦。康叔之子。继位为卫君,与伯禽、晋侯燮、吕伋等一起服事成王。
即“玉木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