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平乐银山岭战国墓

平乐银山岭战国墓

约战国中、晚期少数民族墓葬群。位于广西平乐张家乡境内银山岭西北麓。墓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1974年在此发掘战国墓一百一十座,各墓排列有序,皆属中、小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其中八十七座墓底设置腰坑,腰坑内放陶器一件。或棺椁俱备,或仅有棺。随葬品主要有铜兵器、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具三类。铜兵器系剑、矛、镞相组合。生产工具主要是铁锄、铜或铁制刮刀相组合,共有七十三座墓出土铁锄,总数达八十九件。铜兵器与金属生产工具并出的墓共有三十座,但有铜兵器的墓不出陶纺轮,出纺轮者不出铜兵器。生活用具主要为陶器,最普遍的是鼎、杯、盆或杯、盆的组合。随葬品中的扁茎铜短剑、双肩铲形钺、刮刀以及某些陶器纹饰,具有浓厚地方色彩。部分器物的形制则与江淮地区楚墓出土器物相近。一般认为此墓群属于古越族一支,或说即西瓯人。

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青铜兵器

猜你喜欢

  • 史记注

    书名。唐李镇撰。一百三十卷。开元十七年(729)奏上。已佚。

  • 中美公断条约

    清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四日(1908.10.8)订于美国华盛顿。此约系中美两国对1899年海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有关内容的补充条约。凡四款。规定两国遇有争端,关于法律意义或条约解释,为外交法不能议

  • ①古国名。一作甫,亦称有吕。姜姓。周穆王时封吕侯于此。在今河南南阳市西。《括地志》:“故吕城在邓州南阳市西三十里”(《史记·吕太后纪》“吕忿为吕城侯”张守节正义引)。《国语·郑语》:“当成周者,南有荆

  • 中侍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宫伯中大夫属官,分置左、右,皆正三命。负责皇帝寝宫侍卫,皇帝出行或临朝时亦随从护卫。隋开皇元年(581)罢。

  • 炮制

    中医名词。中药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必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如进行火制、水制或水、火共制等。前者一般也称“修治”,后者称“炮炙”。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其中不少

  • 都沁·都尔本

    蒙古语“四十四”之意。明代全蒙古的统称。亦作四十四部、四十四万户、四十四万人众。言蒙古人户之多,非实指。

  • 金蒲

    即“金满城”。

  • 庆远府

    南宋咸淳元年(1265)改宜州置。治宜山县(今宜州市)。元先后改置庆远安抚司、庆远路、庆远南丹安抚司。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庆远府。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环江、南丹、凤山、天峨、东兰、河池、忻城和贵

  • 巩珍

    1415—?明南京(今属江苏)人,号养素生。十六岁从军,值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被推升从事,充任幕僚,随使远航。随录占城、爪哇、旧港、暹罗、满剌加、苏门答刺、锡兰、天方等二十国地理、风土、人情等。著有《西

  • 阿那瓌

    ?—552柔然可汗。丑奴弟。柔然建昌十三年(520)继立,旋为族兄俟力发示发所逐,投北魏,居洛阳,被封为朔方郡公、蠕蠕王。后求返漠北,惧新立可汗婆罗门不容,魏置之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北。北魏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