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

①唐铜币。(1)简称开元钱。武德四年(621)废五铢钱,置监于洛、并、幽、益、桂等州,铸此钱。“开元”意为开辟新纪元,非年号。钱文为欧阳询制词并书,时称其工。背无文字。后世铜币多仿之,以“通宝”或“元宝”命名。此钱每枚径八分,重二铢四絫,十枚(钱)重一两,一千钱重六斤四两。其后铜币不再称铢絫,而称一钱,即以开元钱一文重量为标准,为古代衡法改为十进位制之始。高宗、武后、玄宗时均铸之,因轻重大小折中,远近便之,故成为有唐一代标准铜币。(2)亦称会昌开元通宝、会昌开元钱。会昌五年(845),武宗毁佛,以废寺中铜像钟鼎熔铸。与武德时铸开元通宝钱轻重大小相同,但背铸一字以示铸造年号或地区。如扬州铸币用会昌之“昌”字,京兆府用“”字,河南府用“洛”字,江陵府用“”字,蓝田府用“蓝”字。另丹、平、襄、兴、润、越、福、宜、洪、鄂、广、桂、兖、潭、益、梓、梁十七州所铸币,皆以州名为背文。②五代铁钱。南唐元宗时铸。制度大小皆仿唐武德开元通宝。每十钱以此钱六权铜钱四而行。

开元通宝

猜你喜欢

  • 专勾司

    官署名。原为三司马步军专勾司,属三司。掌诸军兵马逃亡、收并等簿籍;诸司库务出纳之数;向粮料院批送文历,以审校和防止发放俸禄时伪冒、欺诈等弊。宋时设勾当官一员,以三班使臣充任,后改任京朝官。元丰改制,专

  • 皇朝编年备要

    即“宋九朝编年备要”。

  • 杨时伟

    明人。著有《春秋编年举要》、《正韵笺》、《诸葛忠武书》、《狂狷裁中》等。

  • 吴历

    历(歷);1632—1718明末清初江苏常熟人,又名子历,字渔山,以字行,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少孤,受经学于陈确,学诗于钱谦益,学画于王时敏,学琴于陈砥阮,后专意学画。明亡,痛心国事,从耶稣会士柏应

  • 百揆

    ①官名。传说尧置,百官之长。《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孔安国传:“揆,度也;度百事,总百官,纳舜于此官。”《后汉书·百官志》刘昭注:“《古史考》曰:‘舜居百揆,总领百事。’说者以百揆尧初别

  • 高元海

    ?—577北齐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高欢侄孙。累迁散骑常侍。自请入林虑山修行佛法。经二年,不能自守而复职,纵酒纳姬,又兼领军。皇建元年(560),右丞相高湛守邺都(今河北临漳西南),用以典掌机密

  • 能书

    吏职名。唐中书省中书舍人属吏有能书四人。门下省亦置一人。

  • 岳钟

    锺)琪(1686—1754清四川成都人,字东美,号容斋。康熙五十年(1711)由捐纳同知改武职,授游击,旋擢副将。五十八年,从都统法喇入藏驱准噶尔兵,所向有功,超擢四川提督。雍正元年(1723)授参赞

  • ①国名。姜姓。本姜戎的一支。原居今山、陕间。周宣王时,申伯被封于谢,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北。《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国”。《括地志》:“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史记·郑世家》“娶申侯女

  • 长芦县

    北周大象二年(580)置。治今河北沧州市西。属章武郡。隋属河间郡。唐武德中为景州治。贞观初属沧州。开元十六年(728),移治今沧州市。北宋乾德二年(964)省入清池县。后复置。熙宁四年(1071)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