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钱
份量不足、品质低劣的铸铜钱的统称。清代银、钱并用,银与钱有一定比价,通常为银一两值制钱千文,制钱之重量、形制均有严格规定。然银贱钱贵时,银一两有时仅值六、七百制钱,因而贪利之徒往往毁制钱或多掺铅砂等私铸铜钱,混入市面流通,其份量既不足,形制又不规范。各地私铸之钱,或以其轻薄,或以其形状,名目繁多,统称恶钱。
份量不足、品质低劣的铸铜钱的统称。清代银、钱并用,银与钱有一定比价,通常为银一两值制钱千文,制钱之重量、形制均有严格规定。然银贱钱贵时,银一两有时仅值六、七百制钱,因而贪利之徒往往毁制钱或多掺铅砂等私铸铜钱,混入市面流通,其份量既不足,形制又不规范。各地私铸之钱,或以其轻薄,或以其形状,名目繁多,统称恶钱。
书名。南宋张栻(号南轩)撰。内有《文集》四十四卷,淳熙十一年(1184)经朱熹论定。又有《论语解》十卷、《孟子说》七卷,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陈钟祥将两书与《文集》汇刻,以今名问世。有清咸丰四年(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仓下大夫属官,掌皇帝所耕藉田收获的谷物,供大祭祀之用。正二命。下设神仓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640西突厥可汗。咥利失可汗之子。唐贞观十三年(639)其父亡走拔汗那(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西北),被推为汗,与乙毗咄陆可汗争国,领伊丽水(今伊犁河)东咄陆诸部,旋被击灭。称汗时间不足一年。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唐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一作杨永誉,又作杨承裕。明山东招远人。曾任钦天监博士。崇祯十六年(1643)于湖广降李自成,任礼政府侍郎。
见“劝业道”。
书名。明田汝成著。二十四卷。汝成字叔禾,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嘉靖进士,官至福建提学副使。是书记述有关西湖之山川形势、名胜古迹及历代诗咏、掌故等。初刻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后有万历十二年(158
官名。三国魏黄初年间始置,诸王、公设一人,秩六品;异族诸王亦设,为九品,掌陪侍、辅助规讽。晋、南朝王或皇弟、皇子友为六品。北魏初诸王友为从四品下,太和末皇子友为五品上。北齐沿之。隋、唐、宋诸王国亦沿置
亦称丹鼎派。道教中以谋求个人长生和成仙为宗旨,以烧炼金丹为方术的各派之通称。左慈、葛玄、郑隐、葛洪等均属此派。源于战国后期的燕、齐方士。从汉初起,逐渐和黄老道家合流。及至魏晋,又吸取儒家的纲常名教和佛
爵位名。春秋已见,一说为秦国爵名,一说为官名,或即车右。战国秦国置,为秦二十等爵第四级。《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传食律》:“不更以下到谋人,粺米一斗,酱半升,采(菜)羹,刍、稿各半石。”《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