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行
明清时期,府、州、县署中承办某项案件的书吏。
明清时期,府、州、县署中承办某项案件的书吏。
书名。南宋道土白玉蟾(号海琼子)语录,由其门徒谢显道等编。卷一为语录、表文、诗歌;卷二为《鹤林法语》;卷三为各种升堂语录及各种小参;卷四附载《泥丸真人罗浮翠虚吟》等。今存于《道藏·正乙部》。其语近于禅
古代驿站使用的专车。供高级官员乘坐用。
北宋时,京东、京西、陕西、河北等路,曾按上户税额摊派籴粮数额,谓之对籴。南宋时,四川等地实行对籴,民纳税一石,即籴买一石,官府或支一半价钱,或不支价钱。
即“泰定帝”。
见“祖逖”。
官名。秦置,属治粟内史。入汉因之,景帝后元元年(前143)更属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又属大司农,为铁市长副贰。东汉省。
北朝时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有武略。初为员外散骑侍郎,曾从北魏北海王元颢出讨关陇万俟丑奴,平阳王元修闻其名,引为宾客。元修即帝位时,使总宿卫。曾劝帝西迁以摆脱丞相高欢之控制,帝纳之。西魏大统四年(5
在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外。有二:一在*南董门外,为宋南郊祭天斋宫处,号南青城;一在*封丘门外,又称北青城,为宋北郊祭地斋宫处。《东京梦华录》:“所谓青城,旧来止以青布幕为之,画砌甃之文,旋结城阙殿
指设仓储粮备荒。历代多有人将此作为救荒的基本对策,并逐渐形成制度,出现常平仓、义仓、社仓等各类粮仓。至清,仓储制度日臻完善。为赈救灾荒,平抑粮价,清政府在各地建置粮仓,通过动帑采买、捐输、捐纳、截漕等
又作新丁。明时罗罗一部分。元为新丁部。分布在寻甸、北胜州(今云南永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