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修
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字承祖。桓冲第三子。尚简文帝女武昌公主。历吏部郎、左卫将军。以交通信命,贻误朝算,被劾免官。桓玄执政,被任为都督六州,徐、兖二州刺史,加散骑常侍。玄篡位,以为抚军大将军,封安成王。元兴三年(404),刘裕讨玄,杀之于京口(今江苏镇江)。
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字承祖。桓冲第三子。尚简文帝女武昌公主。历吏部郎、左卫将军。以交通信命,贻误朝算,被劾免官。桓玄执政,被任为都督六州,徐、兖二州刺史,加散骑常侍。玄篡位,以为抚军大将军,封安成王。元兴三年(404),刘裕讨玄,杀之于京口(今江苏镇江)。
南朝宋铜钱。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铸行。钱文“永光”,横读,重二铢。
全称《唐大兴善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今存陕西西安碑林。唐建中二年(781)刻。严郢撰,徐浩书。楷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八字。旧拓未断,蚀者十余字。今石已裂,缺一角。书法老劲,然微少逸气。不空和
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分安陆县置。即今湖北云梦县。隋属安陆郡。唐属安州。北宋熙宁二年(1069)省入安陆县。元祐元年(1086)复置。宋、元、明、清均属德安府。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昔阳县置。治今河北晋州市。属廉州。大业时属赵郡。唐贞观初属定州,大历后改属恒州(镇州)。宋改属祁州。元为晋州治。明初废县入州。
1738—1818清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字正三,号覃溪。乾隆进士。历典江西、湖北、江南、顺天乡试,累官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博学宏览,精研经术,参与《四库全书》编纂。于金石、谱录、书画、词章皆
战国齐宣王六年(前314),齐军破燕,使燕国损失惨重。燕昭王即位后,奋发图强,招徕贤者,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苦。经长期休养生息,燕国殷富,日益强盛。时齐湣王出兵灭宋,又南取楚之淮北,西侵三晋,诸侯不满
1650—1722或1732清浙江海宁人,字言扬。贡生,官淳安县学教谕。曾侍黄宗羲门下,受筹算、开方,著《勾股引蒙》、《勾股述》(附《开方发明》)。均为算学入门书,并用笔算,分别介绍开方和勾股算术以及
见“礼部左丞”。
在今江苏南京市内鸡鸣山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隋军攻建康,陈后主命樊毅屯耆阇寺,即此。
北魏熙平二年(517)分瀛、冀二州置。以沧海为名。治饶安县(今河北盐山县西南旧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移治清池县(今沧县东南东关镇)。同年还治饶安县,六年移治胡苏县(今山东宁津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