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西汉琅邪皋虞(今山东即墨东北)人。少以父任为郎。历任刺史、郡守,治有能名。哀帝建平三年(前4),以河南太守征入为御史大夫。因上封事忤旨,左迁大司农。后徙卫尉左将军。平帝即位,任大司空,封扶平侯。岁余
1272—1348元仁寿(今属四川)人,侨寓崇仁(今属江西),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就学于吴澄。大德初,入京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国学助教。仁宗时为集贤修撰。泰定初为秘书少监,与王约从泰定帝去上都
官署名。简称织染局。明代分置于南北两京及地方各府州,通计二十二处。参见“织染局”。
龟兹王白苏伐叠的西突厥封号。
古西域国名。见“墨山”。
官名。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原元士而置。初置给事中八十一人,因与古元士数相合,名之元士。后复以六科为政事本源,改元为源。二十四年复名给事中。
?—301东晋高平金乡(今山东嘉祥南)人,字弘始。初为尚书郎、左丞,在朝为百僚所惮。少与赵王司马伦善,伦专权,召为散骑常侍。伦篡位,以为扬州刺史。永宁元年(301),齐王冏讨伦,传檄至扬州。中州人在军
①古代最高统治者之称谓,如夏、商、周三代之王。此外边远诸侯或民族亦有称王者,殷墟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皆有,如《散氏盘》铭中的“夨王”、《录伯簋》中的“釐王”、《乖伯簋》中的“武乖几王”等
即今江苏徐州市南云龙山。其东南岭有大石佛,故名。《资治通鉴》:唐景福二年(893),朱全忠遣子友裕与霍存合击“徐、兖兵于石佛山下,大破之”,即此。
即红剥银。漕船遇浅,雇民间小船剥运所支付之款,称剥浅银。清初设红剥船六百艘,每船给田四十顷,收租赡船,免其征科。康熙三十九年(1700)裁红剥船,将原租额分派各省,于漕粮项下编征解粮道库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