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沅州

沅州

唐贞观八年(634)分辰州置巫州,天授二年(691)改沅州。治龙标县(今洪江市西北黔城镇)。辖境相当今湖南怀化、芷江、会同、靖州、通道、新晃及贵州天柱等市、县地。长安三年(703)分西部置舞州(后改业州),略有缩小。开元十三年(725)又改为巫州,大历五年(770)改为叙州,北宋熙宁七年(1074)复为沅州。属荆湖北路。移治卢阳县(今芷江县)。绍圣以后辖境相当今怀化、芷江、洪江、麻阳、新晃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沅州路,1364年朱元璋改为沅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复降为州,以州治卢阳县并入,属辰州府。清乾隆元年(1736)升为沅州府。

猜你喜欢

  • 诡寄

    逃避赋税之手段。明清时各省绅衿享有优免丁银之特权,其户下之田亩亦不应差徭。故当地豪强土著将其土地寄于绅衿户下,以逃避纳赋。甚至衙役兵丁也效尤寄田,造成滥免,影响财政收入,尤以山东为严重。清康熙三十九年

  • 源贺

    407—479北魏西平乐都(今属青海)人,本名破羌。太武帝赐名源贺。鲜卑族。南凉主秃发傉檀之子。自乐都奔魏,赐爵西平侯。从征凉州,招慰姑臧(今甘肃武威)城外四部鲜卑,进爵为公。复从征柔然、盖吴,拜殿中

  • 徐弘祖

    1586—1641明末江阴(今属江苏)人,字振之,号霞客。少年好学,喜读奇书,博览古今史籍、图经地志。二十二岁起弃科举业,受母鼓励,不避风餐露宿之苦,不怕葬身丘壑之险,遍游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山水,

  • 尉缭子

    书名。(1)战国魏惠王时人尉缭著。《汉书·艺文志》著录三十一篇,列于兵形势家。但今所见仅五卷二十四篇,宋人收入《武经七书》中。二十四篇是:《天官》、《兵谈》、《制谈》、《战威》、《攻权》、《守权》、《

  • 越南条款

    即“中法新约”。

  • 开元格

    唐律令文书。六卷。一名《开元前格》。玄宗命黄门监卢怀慎等删定,于开元三年(715)奏上。已佚。

  • 拟差

    又称拟注。宋代授予官员差遣的一种方式。即由吏部四选、兵部及转运司等奏拟差遣。

  • 尚君长

    ?—878唐人。王仙芝起义军将领尚让兄。乾符二年(875)元月,与王仙芝聚众起义于长垣,从克濮州(治今山东鄄城北)、曹州(治今山东曹县西北)、郓州(治今山东东平西北)。三年,蕲州(治今湖北蕲春东北)战

  • 主衣都统

    官名。北魏置,西魏、东魏、北齐沿置。掌管御用衣服器玩等事务,为皇帝左右亲近之职,地位很高,多以散骑常侍兼领。罗鉴、高季武以金紫光禄大夫兼领。北齐为门下省主衣局长官,员二人,五品。

  • 巡视京通各仓御史

    官名。明清都察院专差御史。明代设巡视仓场御史、提督京通二仓御史,不时巡查。清代沿置,初差一人,后差、停不定。雍正五年(1727)定京、通仓各差一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增内仓一人。因巡仓御史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