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将作大匠副贰,西汉置二员,东汉置一员,秩六百石。三国魏沿东汉制,七品。两晋、南朝省。北魏仍置。北齐为将作寺次官,员四人,从七品上。隋初因之,从七品。开皇二十年(600)改将作寺为将作监,置监、副
1583—1646明末清初江西东乡人,字千子,号天佣子。天启举人。因对策有讥魏忠贤语,未能入仕。有文名。崇祯元年(1628)游江南,与复社诸友倡儒学,以醇正尔雅为旨,力诋后七子。明亡,起兵抗清。顺治二
官名。辽宣徽院置。低于宣徽使。北面官宣徽南院、宣徽北院,南面官宣徽院、南京宣徽院皆设。知崇政院事 即“崇政院使”。
官名。清代督理漕运之官员。隶于漕运总督。漕粮北上,各省漕船分帮,每帮设武举一人随帮效力,协助领运千总督运,三年无误,以卫千总推用。咸丰三年(1853)停。
隋人。有文武干略。北周时,任徐州刺史。大象二年(580),尉迟迥起兵,受徐州总管源雄调遣,于兰陵击败尉迟迥将毕义绪。入隋,为毛州刺史。开皇四年(584),擢刑部尚书。后以荆州刺史从杨素出江陵攻陈,破陈
命妇封号。明置,以封正、从五品官员之母。清沿置。
在今贵州遵义县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应龙,镇雄兵攻拔此岭。
即“老彭”。
又名《忠孝蔡伯喈琵琶记》、《蔡中郎忠孝传》。南戏剧本,明初高明著。四十二出。写蔡伯喈、赵五娘夫妇悲欢离合事。流传较广,明代即有朱墨刻本、金陵唐晟刻本、黄氏尊生馆刻本、陈眉公评本、汲古阁六十种曲本等行世
地名。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黄榆岭北。《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五年(915)刘西袭晋阳,晋将周德威自幽州引兵“救晋阳,至土门,已整众下山,自邢州陈宋口逾漳水而东,屯于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