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法石海船
船名。南宋海船。1982年试掘,但仍掩埋于地下。试掘时清理了尾部四个舱区,上层建筑无存,底部基本完好,其船型和结构与泉州湾后渚海船相似,但船壳采用单层厚板结构,板厚9.5厘米。从船上清理出呈叠迭状的竹帆残片,并在古船遗址附近发现宋元时期的花岗岩石碇,二者均为中国南方的首次发现。
船名。南宋海船。1982年试掘,但仍掩埋于地下。试掘时清理了尾部四个舱区,上层建筑无存,底部基本完好,其船型和结构与泉州湾后渚海船相似,但船壳采用单层厚板结构,板厚9.5厘米。从船上清理出呈叠迭状的竹帆残片,并在古船遗址附近发现宋元时期的花岗岩石碇,二者均为中国南方的首次发现。
727—793唐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字良器。有才略,善骑射。十八岁投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军,于陇、蜀之地屡破吐蕃、党项,立战功,号称万人敌。建中初,统神策军赴剑南破吐蕃。二年(781),率军讨河北田悦
在今河北遵化市。明崇祯三年(1630)正月壬寅,兵部侍郎刘之纶屯兵于此,后金军三万骑围攻之,刘部因炮炸,军营自乱,全军尽殁,即此。
1772—1839清江苏丹阳人,字云和,号羲桐。好医学,在灯下批阅方书,以油尽为率,凡数十年。虽不业医,然为人治病颇众。晚年乃采集各家之长,参考古代医方,著成《类证治裁》。
官名。北宋元丰改制时置。为太史局次官,佐令掌占验天文及风云气候,正八品。
西晋潘岳与陆机俱以诗文见称,后世谓之“潘陆”。
?—353或作张道、冉遇。晋人。原为冉魏豫州牧。永和七年(351),以许昌(今属河南)等城降晋安西将军谢尚,拜镇西将军。尚不能抚绥,遂叛,命其部将据洛阳,攻仓垣,使北伐晋军不得进。后为前秦苻雄所俘,以
省称“可”。谓皇帝允准上奏之事。《汉书·武帝纪》:“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官名。(1)隋大业三年(607)置,员五十人,正八品,隶谒者台,据事大小出使。(2)唐代置,为正八品下文散官。金元皆置,四十二阶之第三十七阶。金代为从八品上。元代改从七品,敕授。明代从七品,升授。
?—966五代时人。原为后蜀文州刺史。北宋乾德三年(965)平蜀后,令蜀兵赴开封。途经绵州,蜀兵起而反抗,被拥为首领,号“兴国军”。聚众至十余万,攻绵州不克,转而攻破彭州。自号“兴蜀大王”,设官职,分
官名。(1)掌治水。春秋战国齐置。《管子·度地》:“乃取水左右各一人,使为都匠水工”,“后常令水官吏与都匠,因三老、里有司、伍长案行之”。西晋亦置。(2)主持工程建造之匠师。《汉书·王莽传》:“因赐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