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清史稿

清史稿

书名。赵尔巽主编。纪传体清史未定稿。初为五百三十四卷,后增志及列传各一,共五百三十六卷。凡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十六卷。后经金梁第二次修改的“关外本”删去《时宪志》六卷,增删附传数篇,共五百二十九卷,另有目录五卷。1914年设清史馆开始修撰,1927年基本完稿。参与者先后有柯劭忞、王树枏、吴廷燮等百余人。纂修者皆清朝遗老或旧文人,仍站在清朝封建统治者立场上叙述清朝历史。初稿未经复核改定,仓卒付印,故有体例不一,史实错漏颠倒,文理不通等错误。但也较系统地汇集了有关清史的素材。1928年刊印一千一百部,四百部运往东北发行,称“关外一次本”;留存北京的七百部作了一些抽换,通称“关内本”;东北曾再版一次,内容稍有改动,称“关外二次本”。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以关外二次本为底本,三本互异处均有附注、并录出异文。

猜你喜欢

  • 小岘山

    一名昭关(《舆地纪胜》)。在今安徽含山县北昭关。与大岘山同为古代江淮间往来孔道。六朝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此山尤为通往中原之冲要。《资治通鉴》:南朝宋孝建元年(454),薛安都戍历阳(今安徽和县)

  • 帝王世纪

    书名。西晋皇甫谧撰。十卷。起自三皇,止于曹魏,专记帝王事迹。所述秦以前史事,博采经传杂书,可补《史记》之缺。已佚。今有清顾观光辑一卷本,收入《指海》。又有王仁俊辑一卷本,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

  • 数理精蕴

    书名。清康熙帝撰。康熙五十二年(1713)开始编纂,雍正元年(1723)刊刻。五十三卷。分上、下编。上编五卷。“立纲明体”,下编四十卷“分条致用”,内有对数与三角函数表八卷。上编卷二至卷四为《几何原本

  • 尹文子

    书名。战国齐尹文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一篇,列于名家。《隋书·经籍志》载二卷,《新唐书·艺文志》及《宋史·艺文志》著录一卷。今本一卷,分为《大道》上、下篇。精要之论多在上篇。主要阐发治道,主张“道不

  • 刘滋

    729—794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公茂。刘知几孙。通经术,喜辩论。以门荫授太子正字,历涟水令。荐为左补阙,迁屯田、司勋员外郎,司勋郎中。勤于吏职,进给事中。兴元元年(784),改吏部侍郎,知南选

  • 天均

    亦作天钧。意即天然之均平。《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意指人在是非面前,不必辨其究竟而破坏其均平自然状态。《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

  • 达日年塞

    汉籍作讵素若。吐蕃赞普。仲年岱如之子。生而盲,经吐谷浑医生医愈后执政。在位时,吐蕃三分之二的小邦皆被收为属民,本巴王、吐谷浑王、昌格王、森巴王、香雄王等亦被征服。《拉达克世系》载,此时吐蕃已杂交出犏牛

  • 剥皮

    明代酷刑。明律不载。洪武时,若守令贪酷,许民赴京陈诉,赃重者剥皮实草,悬皮于所治官府公座之旁,以警后任。府、州、卫、县之左,皆立土地庙为行剥之所,故名曰“皮场庙”。后废罢不行。

  • 朱文进

    ?—944五代永泰(今属福建)人。仕闽,为拱宸都将,掌亲兵。通文四年(939),与连重遇发动兵变,杀闽康宗,迎立景宗。天德二年(944),又杀景宗,据福州,自称闽王,诛王氏宗族五十余人。寻称藩于后晋,

  • 胡聘之

    清湖北天门人,字蕲生。同治进士,选庶吉士。历任河南道、太仆寺少卿。光绪十六年(1890)任顺天府尹。次年任山西布政使。二十一年擢陕西巡抚,旋调任山西巡抚。戊戌变法时,改令德书院为山西省大学堂,并奏设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