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彦博碑
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公之碑》。今存陕西礼泉昭陵碑林。唐贞观十一年(637)刻。岑文本撰,欧阳询书。三十六行,行七十七字。下部大都漫漶,近年又中断成二截。书法平正清穆,系欧阳询晚年典型之作。故宫博物院藏宋拓二本。清康熙时,无锡秦氏有翻刻本最精。
温彦博碑
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公之碑》。今存陕西礼泉昭陵碑林。唐贞观十一年(637)刻。岑文本撰,欧阳询书。三十六行,行七十七字。下部大都漫漶,近年又中断成二截。书法平正清穆,系欧阳询晚年典型之作。故宫博物院藏宋拓二本。清康熙时,无锡秦氏有翻刻本最精。
温彦博碑
官名。(1)《周礼》夏官之属,为一旅之长,下大夫爵。郑玄注:“旅一党”,“凡军帅不特置,选于六官六乡之吏,自乡以下德任者使兼管焉”。孙诒让正义引江永说:“党出五百人为旅,旅帅下大夫,即党正也。”参见“
即“橑阳”。
余(餘)书名。明徐学谟撰。二十六卷。万历十一年(1583)成书。记世宗一朝史事。作者任礼部祠祭司郎中时,经常出入西苑万寿宫,参与奏对,了解世宗起居,又多方采摭故老之言,对《世宗实录》多所驳正,对一些人
按年月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体裁。始于宋,如赵子栎著《杜工部年谱》、洪兴祖著《韩愈年谱》等。元、明作者渐多,至清尤盛。
官名。金、元皆置,为武散官。三十四阶之第六阶。金从三品下。元从二品,宣授。
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大田巡司置,并以改流之唐崖、龙潭、金峒三土司地益之,隶施南府。今属湖北。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诵训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诵训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前715春秋时蔡国国君。公元前749—前715年在位。名措父。蔡戴侯之子。死后子封人继位。
①地名。五代南汉置敬州,北宋开宝四年(971)改名。治程乡县(今梅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梅县、平远、蕉岭等市、县地。属广南东路。熙宁六年(1073)废,元丰五年(1082)复,绍兴六年(1136
明代赎刑制度。参见“赎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