滈池
一作镐池(《括地志》)、鄗池(《水经·渭水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丰镐村西北小昆明池一带。滈水发源于此。唐以后湮废。
一作镐池(《括地志》)、鄗池(《水经·渭水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丰镐村西北小昆明池一带。滈水发源于此。唐以后湮废。
?—1221金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牙塔懒猛安人。以终场举人试补上京提刑司书史。承安元年(1196),契丹人陀锁犯韩州、信州,自愿入京奏报。五年,特赐同进士出身。贞祐间,累迁侍御史。中都(今北京)为
书名。又称《商君》、《商子》。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九篇。列于法家。《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载五卷。今本为元刻本,二十六篇,内第十六篇《刑约》
又称白衣吏。平民服吏役者。魏、晋、南北朝时官府、军府、官僚个人均拥有数目不等之役吏。南朝时招募平民充吏役之风益盛,时法令规定平民衣著白色,故募吏亦称白衣吏。募吏服役仅及身而止,其身份较世代相承服吏役之
官名。清代管理钦天监事务最高长官。乾隆十年(1745)设,特简。总领监务。钦天监原属礼部,至此,始为独立机构。
秦置。治今江苏宜兴市南荆溪南岸。属会稽郡。西汉高帝五年(前202)封功臣灵常为阳羡侯,后复为县,东汉属吴郡。三国吴移治今宜兴市。属吴兴郡。西晋永兴元年(304)为义兴郡治。隋开皇九年(589)改为义兴
官署名。元代置。属兵部。掌世祖母唆鲁禾帖尼别吉大营帐城池阿合探马儿一切差发及薛彻干定王(阿里不哥孙)位下事。泰定元年(1324)始置,秩正三品。置达鲁花赤、总管、副达鲁花赤、同知、副总管、判官各一员。
官名。明代河南、浙江二省设,为所在省布政使、按察使两司佐官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的分道之职,以其中一人担任。
又译憾哈纳思、憨哈那思、合卜合纳思。《元史·地理志》:“撼合纳,犹言布囊也,盖口小腹巨,地形类此,因以为名。在乌斯东,谦河之源所从出也。”即今叶尼塞河正源大叶尼塞河某谷地。撼合纳居民于蒙古建国初年被征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各种符节的保管、使用。
书名。南宋严羽撰。羽字仪卿,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人,宋末隐居不仕。全书一卷,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卷末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标榜盛唐,主张“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