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夜白
唐画名。纸本。纵30.8厘米,横33.5厘米。独画一匹白马,缰系木桩,昂首蹴蹄,嘶鸣欲脱。笔法意趣,非曹霸、韩干莫为。杜甫诗赞曹霸“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元汤垕云:“照夜白粉本上有韩自书‘内供奉韩干照夜白粉本’十字。”可知此画先由韩摹曹,而后又有人摹自韩本。有清乾隆“御题”。《大观录》另录一本,题签少一“画”字。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唐画名。纸本。纵30.8厘米,横33.5厘米。独画一匹白马,缰系木桩,昂首蹴蹄,嘶鸣欲脱。笔法意趣,非曹霸、韩干莫为。杜甫诗赞曹霸“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元汤垕云:“照夜白粉本上有韩自书‘内供奉韩干照夜白粉本’十字。”可知此画先由韩摹曹,而后又有人摹自韩本。有清乾隆“御题”。《大观录》另录一本,题签少一“画”字。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战国时齐国人。有门客甚众,但待客颇薄,门客三餐不得饱食。后因得罪齐宣王而离齐去他国,门客竟无一人相从。事见《战国策·齐策四》。
?—1867旧译陆希武田。清新疆库车人。维吾尔族。阿訇出身。同治三年(1864)夏,库车维吾尔、回等族反清起义,被举为首领,自称“汗和卓”(汉文讹译为“黄和卓”),鼓吹“圣战”,攻占库尔勒至乌什、阿克
官署名。(1)明户部所属清吏司。永乐元年(1403)改原北平清吏司而置,设官及职掌均无变化。十八年定都北京后罢。(2)明刑部所属清吏司。沿革与户部北京清吏司同。
清代吏部之铨选制度。官缺补授方法之一。指官缺不入月选,由军机处等衙门请旨而授官之例。运使皆请授,道府亦有请授者。凡请授,由军机处奏请,以俸深道十人、知府十人进单请旨特授;由吏部奏请,则以在部候补之运使
1550—1616明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海若士、清远道人、若士、茧翁等。有文名,因拒受张居正拉拢,屡试不第。至万历十一年(1583)始得中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
官署名。北宋景德四年(1007)置管勾往来国信司,属内侍省。后改称。掌宋辽通使交聘事务,管勾官二人,以都知、押班充任。元丰改制后属鸿胪寺。南宋并归礼部。
明洪武四年(1371)置岷州千户所,十一年升为卫。治今甘肃岷县。属陕西都司。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宕昌、舟曲等县地。清雍正八年(1730)改置岷州。
一种整地和中耕方法。锋是一种有尖锐犁镵而无犁壁的农具。锋地主要用于秋收之后,去除草根,保证土壤湿润,便于整地。《齐民要术》指出,速锋之地“地恒润泽而不坚硬”。用于坚垎之地,锋而后耕,牛乃省力。用于出苗
北凉段业年号(397—399)。凡三年。
学校名。清光绪十六年(1890)北洋舰队筹设。堂址在旅顺口鱼雷营内,聘德国人福来舍为教习。课程以学鱼雷为主,兼习德文、普通数学、航海常识等。先后三届毕业生共计二十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