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牟
或称康伯、康伯髦、牟伯。西周初诸侯,名髦。康叔之子。继位为卫君,与伯禽、晋侯燮、吕伋等一起服事成王。
或称康伯、康伯髦、牟伯。西周初诸侯,名髦。康叔之子。继位为卫君,与伯禽、晋侯燮、吕伋等一起服事成王。
汉代阁名。西汉初年丞相萧何主持修造,在未央宫内,为汉代国家收藏图书秘籍的场所。《三辅黄图》卷六:“天禄阁,藏典籍之所。”成帝末年,刘向曾奉诏“领校中五经秘书”于此。
1045—1105北宋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治平进士。以才能见重于文彦博。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实录》成,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
1077—1148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迁居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字少蕴,号石林居士。绍圣进士。初任丹徒尉。徽宗时,累官翰林学士。帅颍昌府,发常平粟赈民,以抗拒宦官杨戬等搜刮,摧抑贪吏,而遭废
科场称谓。科举制度中经会试、殿试考中的进士分三甲,一甲共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因鼎有三足,故称一甲进士及第者为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别称鼎元、鼎魁。又,一甲限三人,始于元顺帝时。
清代官服之一。其长及股,其袖端平,对襟,罩于袍外,俗称外套。官员穿戴,有朝褂、行褂、常服褂之别。颜色多为石青、绀色(即黑里透红),乾隆中尚玫瑰紫,嘉庆以后尚泥金、浅灰色。所用布料按季节更换,或布、绸,
亦作栋鄂、东果。明建州女真诸部之一。因居董鄂水(即鸭绿江支流佟佳江上游大鸦儿河)得名。分布于今辽宁桓仁县浑河流域及富尔江下游。北接完颜部,东南邻鸭绿江部,西北与努尔哈赤本部相连。所属城寨有齐吉答城、瓮
官名。清末各官办铁路行政长官。光绪十七年(1891)筹筑关东铁路,始置,由直隶总督兼充。嗣后龙州等路亦置。品秩不等。掌司该路筹建事宜。
官署名。北宋属鸿胪寺。掌河西蕃部贡奉事项。管勾官二人,以诸司副使以下至三班使臣充任。
道教创始时期的关中一派。东汉张陵于永和年间在蜀地鹤鸣山(或作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创立。受道者须出米五斗,故名。教徒尊张陵为天师,因又称“天师道”。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
战国时楚国的一种玺印。铜质,圆形。由三部分契合而成,每一部分之印面均为等面积扇形。使用时需三部分相合才能钤印。湖南省博物馆所藏一枚三合圆印系解放前长沙出土。圆柱形纽,印文为“邞菙□鉨”。三合印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