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章
清末贵州遵义人。贵阳警察学堂肄业。光绪三十四年(1908)入湖北新军三十标为兵。次年与蔡济民等共组将校研究团,被推为团长。宣统三年(1911)将校团并入文学社后,任副社长。武昌首义后,举兵光复汉阳、汉口,任总指挥兼标统,后充湖北军政府参议。次年春改任第二师师长。“二次革命”中任讨贼军师长,败走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4年回国谋大举,被冯国璋捕杀于南京。
清末贵州遵义人。贵阳警察学堂肄业。光绪三十四年(1908)入湖北新军三十标为兵。次年与蔡济民等共组将校研究团,被推为团长。宣统三年(1911)将校团并入文学社后,任副社长。武昌首义后,举兵光复汉阳、汉口,任总指挥兼标统,后充湖北军政府参议。次年春改任第二师师长。“二次革命”中任讨贼军师长,败走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4年回国谋大举,被冯国璋捕杀于南京。
见“符玺局”。
唐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北)人。徐敬业叔父。为润州刺史。光宅元年(684),徐敬业于扬州起兵,拒守不从,城陷被执。旋敬业兵败,武后以其忠,免连坐。后赐姓武,拜司仆少卿。官至春官尚书。
?—1164?金契丹人,本姓耶律氏,名阿列,又名移特辇。随父慎思降金太祖,赐姓完颜。熙宗时为护卫。海陵王即位,为兵部尚书。正隆六年(1161),随海陵王攻宋,以本官领神武军都总管,在和州大败宋兵,进为
①满语,代替之意。官名。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规定牛录额真下置代子二人(后亦称骁骑校),为牛录额真(佐领)的副手,掌管所治人户、田宅、兵籍。②见“骁骑尉”。
官名。即礼部郎中,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礼部郎中。
《左传》昭公四年(前538):“汤有景亳之命。”即*北亳。商“三亳”之一,见“亳”。《续汉书·郡国志》梁国蒙县刘昭注引《帝王世纪》:“有北亳,即景亳,汤所盟处。”又《括地志》:“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市南
明初奉化(今属浙江)人,字子经。其家世传史学。明初侨居白下(今南京),为翰林学士,迁待制,后以非罪死。著有《通鉴续编》、《尺牍筌蹄》等。
书名。北宋孙奭撰。二卷。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爽奉命校定东汉赵岐注,因刊正唐张镒《孟子音义》及丁公著《孟子手音》二书,兼引陆善经《孟子注》以成此书。可补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孟子》之缺和校正今本赵注之舛
见“制置使”。
全称“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亦称“西宁办事大臣”。清雍正二年(1724),平定青海和硕特蒙古部叛乱,制定《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禁约青海十二事》。次年,升西宁卫为府,设西宁夷情衙门,始置青海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