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生员

生员

旧时作为在学肄业者之通称。《南史·梁武帝纪》:“修饰国学,增广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唐代国学及州、县学的学生均称生员,因学生员额有规定,故名。如同职官有一定员额而称官员。宋以后,监生与生员有别。明清时,凡经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者,统用此称,即俗称之秀才。要接受本地教官及学政之监督考核。文章上称为诸生。明清生员,各府、州、县学均有定额,且有贡生、廪生、增生、附生之分。明初仅有廪生,即廪膳生员,后增设名额,称增广生员,又于额外取录附于诸生之末者,称附学生员。非廪生在学久,不能入学充贡。学习期间,经岁考、科考,可取得乡试资格。天启元年(1621)曾有乡试副榜,则廪生可入为监生,增广、附生可为廪生。府、州、县学均有定额。洪武十三年(1380)定京府学六十人,外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嘉靖十年(1531)下令缩减名额。万历初,张居正曾令一州县只取录学生一人。但均难防止其数额膨胀。宣德时,全国已有三万名。明末以一州县三百人计,全国几至五十万。

猜你喜欢

  • 钦定大清会典

    即“大清会典”。

  • 布噜克巴

    藏文音译,本义指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一分支。十七世纪中有僧人阿旺南杰(1594—约1651)因与西藏藏巴汗王室不睦,1616年自西藏南下,至今不丹,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阿旺南杰卒后,由摄政代理国政,扩大版

  • 左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元代侍卫亲军指挥机构。秩正三品。至治二年(1322)二月,由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分立。置都指挥使三人、副都指挥使二人、佥事二人。下辖十行军千户所,一守城千户所,一屯田千户所。置营于清州(今河北青县),

  • 蔡河

    一作蔡水。本作沙水。沙本音蔡。魏、晋、南北朝后遂通作“蔡”。《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黄初五年(224),“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幸寿春。”《水经注》:渠水(蒗荡渠)亦名沙水。《魏书·地形志》以后

  • 政事堂

    官署名。唐代宰相“共议国政”之所,即中央政府最高议政决策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承受皇帝旨意,提供决策,颁发诏令。唐初,为真宰相——三省长官“共议国政”之所,非三省长官不得入。后以他官加“参知政事”、“

  • 王景晖

    十六国时赵郡(治今河北高邑西南)人。其舅高鲁仕后秦姚兴为太史令。后燕永康二年(397)范阳王慕容德遣刘藻求救于姚兴,不成而返。鲁私遣之随藻入燕献玉玺及图谶于德。及德建南燕,遂仕德及其子超,官中书侍郎,

  • 典服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服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典命下大夫属官,后改典命为大司礼,遂隶大司礼。保定四年(564),改大司礼为礼部,又为礼部下大夫属官。掌皇太子、诸公以下百官的服饰标准,正

  • 剧貌辨

    即“齐貌辨”。

  • 旗下

    亦称旗人。即旗下之人。凡编入八旗者均称之为旗下人,其中包括正身旗人和家下奴仆。参见“旗人”。

  • 鲁布沁

    见“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