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皇都

皇都

①指京城、国都。班固《东都赋》:“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②辽都名。契丹神册三年(918)耶律阿保机在其创业地筑城,建为皇都。辽会同元年(938)改称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

猜你喜欢

  • 阇婆国

    一作阇婆达国、阇婆婆达国。古国名。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与苏门答腊,或专指爪哇。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始向宋奉献。十二年遣使奉表臣属,并献方物。此后往来不绝,至宋代关系尤为密切,多次遣使中国。

  • 并州尚书省

    官署名。北齐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置。北齐都邺,但其先长期居晋阳,各帝亦常驻晋阳,故特置。晋阳为并州治所,故称并州尚书省,简称并省。设录尚书事,尚书令,左、右仆射及吏部、度支、五兵、都官等尚书,掌并

  • 陕西部

    官署名。(1)明代户部十二属部之一。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原民部、度支部、金部、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领陕西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下设四科:

  • 通道县

    北宋崇宁二年(1103)以罗蒙县改名。治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北县溪镇。宋、明、清属靖州,元属靖州路。1954年改自治县,移治双江镇。

  • 永济堤

    河堤名。在唐河北道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县东南)西北五十五里。永徽二年(651)刺史姜师度筑。县南三十里又有永济北堤,开元十六年(728)筑,以防水患。

  • 上海中西学塾

    学校名。清光绪十六年(1890)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海淑德(Laura Askew Haygood,1845—1900)筹设,次年校舍落成,十八年二月正式开学。首届学生七人,教以中西文字与有关实用

  • 邵氏闻见录

    书名。宋邵伯温撰。二十卷。伯温自幼随侍父雍,亲接前辈,所知前言往行甚多,因类次为书,于绍兴二年(1132)撰成。起建隆,迄绍兴初。前十六卷,记北宋一代故事,于熙宁变法尤详;卷十七记杂事,凡十二节;后三

  • 左觉义

    官名。明清僧录司官员。分掌天下佛教之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左、右觉义,各一人,从八品。清沿置,亦为从八品。左觉义依例升迁右讲经,缺出由右觉义升补。

  • 车鹿会

    柔然首领。木骨闾子。父死始领有部众,自号柔然。参见“柔然”。

  • 冯煦

    1842—1926江苏金坛人,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隐公。清光绪进士,授编修。光绪二十一年(1895)后历任安徽凤阳知府、山西按察使、安徽布政使。三十三年安徽巡抚恩铭被刺死后,擢升巡抚。宣统元年(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