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责之术
秦代统治者实行的一种统治术。据《史记·李斯列传》,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后,丞相李斯为取悦于二世,上书建议“行督责之术”。认为君主应肆情纵恣,而不务苦形劳神,只要督责臣下,轻赏重罚,就可以久处尊位,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这种统治术的理论依据来自申子和韩非子的法家学说。秦二世采用此术,督责日益刻深,刑杀无度,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秦代统治者实行的一种统治术。据《史记·李斯列传》,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后,丞相李斯为取悦于二世,上书建议“行督责之术”。认为君主应肆情纵恣,而不务苦形劳神,只要督责臣下,轻赏重罚,就可以久处尊位,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这种统治术的理论依据来自申子和韩非子的法家学说。秦二世采用此术,督责日益刻深,刑杀无度,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908唐末五代洪州(今江西南昌)人。前蜀高祖王建养子,本姓甘氏。佐王建据蜀,多立军功,累迁武信军节度使,封晋国公。王建称帝,拜中书令。恃功骄恣,多树党友,与内枢密使唐道袭倾轧。及罢相,谋作乱。道袭
又名辟邪渡(《读史方舆纪要》)。在今江西南昌县东南抚河岸。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与陈友谅相战于鄱阳,先遣信州兵守武阳渡,防陈部逃逸,即此。
官名。供奉内廷之医官。(1)隋门下省尚药局置四人,正七品上。亦称侍御医。大业三年(607)随局改属内殿省。唐殿中省尚药局置四人,从六品上,掌供奉诊候。(2)明清太医院医官。明初设四人,后增至十八人。隆
学校名。古代专为教授皇族子弟而设置的学校。汉平帝时始置宗师,掌教育宗室子弟。北魏武帝时设皇宗学。唐初于秘书省外别置小学,令宗室子孙就读。宋代的宗学分为小学与大学。神宗元丰六年(1083)始设宗室小学,
①官署名。清代理藩院所属机构。康熙三十三年(1694)设,为安置来京俄商及传教士、留学生之所,附设教堂。设馆监督一人,由理藩院司员内佥派,并拣领催轮班至馆照料。②清代教习俄国留学生学习满、汉语言文字的
1802—1885清湖南长沙人,字松峰、叔厚,号筱山、睦轩。道光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历迁山东登州知府、河南南汝光道、河南布政使等职。咸丰四年(1854)署河南巡抚,督率官绅兴办团练,镇压捻军。同
《奏定学堂章程》的组成部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布。规定:设译学馆,以译外国语言文字,并通中国之文义为宗旨,培养高级翻译人才;考选中学毕业生或其他略通外文者入馆肄业,五年毕业。该馆“附学科”招
即“青龙泉三期文化”。
官阶名。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改武德郎设,为武职正五品之封赠。参见“武职封赠”。
西汉人。武帝末年任搜粟都尉。曾总结出一种适合旱地耕作的代田法,在关中地区和西北边郡加以推广,用力少而得谷多。又改进耕耘下种的农器,制作三脚耧。因耕牛缺乏,乃推荐平都令光为丞,教民挽犁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