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知州

知州

①官名。地方行政机构州之长官。宋代以朝官为州一级长官,称“权知军州事”、“知军州事”,简称“知州”。掌教化百姓,劝课农桑,旌别孝悌,奉行法令,考察属员,赈济灾伤,以及赋役、钱谷、狱讼等事。其时,州有都督、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军事六等,其中节度州为三品,刺史州为五品。初制,官品与州品相同者领一州之政,则称为知州。其后,除辅臣、宣徽使、太子太保、仆射外,其余朝官领一州之政者,皆称为知州。辽代南面官亦置,为某些州之长官,总领州事。如易、涿、平、蓟等州即设。元代州分上、中、下三等,上州长官称州尹,中、下州长官称知州,品秩分别为正五品和从五品。明代,统以知州为州一级长官,每州设一人,从五品,掌一州之政。州分两种,一为属州(属府所辖),一为直隶州(直隶布政使司),属州如县制,直隶州如府制,而知州品秩相同。清沿明制,然直隶州知州正五品,例以六部、理藩院等衙门保举记名之主事等官升任;散州知州从五品,例以通判、知县、布政司经历、理问等升任。②见“矩州”。知军 见“军使(2)”。

猜你喜欢

  • 通济桥

    ①位于今浙江金华通远门外西南一里,跨金华江。旧为浮桥。元大德四年(1300)至元统二年(1334)建为联拱石梁桥。桥墩十二,墩高四丈一尺,上游作分水尖。桥长七十八丈,桥屋六十四间。明代凡六毁六建。清康

  • 长勺

    春秋鲁地。因商遗民长勺氏居此得名。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一说在今曲阜市北。《春秋》庄公十年(前684):“公败齐师于长勺”,即此。

  • 平乐观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城西面北头第一门上西门外。《资治通鉴》:三国魏正元元年(254),诏司马昭自许昌击姜维,“昭领兵入见,帝幸平乐观以临军过”,即此。

  • 忙哥剌

    ?—1278元世祖子,察必皇后所生。至元九年(1272),封安西王,出镇陕、甘、川等地,冬驻京兆,夏驻六盘山。次年,晋封秦王。元军进攻南宋,两川置行枢密院,由其节制。子阿难答、按檀不花。

  • 北洋通商大臣

    简称北洋大臣。官名。清同治九年(1870)裁撤三口通商大臣,改设北洋通商大臣,加“钦差”名义,例由直隶总督兼充。掌北洋洋务、海防及通商、交涉事务,凡津海、东海、山海各关政务,悉归其统辖。列总理衙门之下

  • 曹吉祥

    ?—1461明永平滦州(今河北滦县)人。宦官。初依王振门下。正统初,先后监军征麓川、兀良哈。正统十三年(1448),与太监王瑾同为监军,镇压邓茂七起义。景泰中分掌京营。景泰八年(1457),与武清侯石

  • 漏江县

    西汉置。治今云南泸西县一带。属牂牁郡。南朝梁废。

  • 海弩克

    即“海努克”。

  • 艾南英

    1583—1646明末清初江西东乡人,字千子,号天佣子。天启举人。因对策有讥魏忠贤语,未能入仕。有文名。崇祯元年(1628)游江南,与复社诸友倡儒学,以醇正尔雅为旨,力诋后七子。明亡,起兵抗清。顺治二

  • 师法

    ①师承效法之谓。《荀子·儒效》:“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②汉代儒学经师,被立为经学博士后之经说,谓之“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