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裕
元太原文水(今属山西)人,字好问,俗姓张。禅宗僧人。早岁出家,师事万松。定宗元年(1246),奉忽必烈命作佛会于嵩山少林寺。三年,奉诏住和林兴国寺。宪宗元年(1251),应召至北庭行在。八年,奏劾道教妄诞,引起佛道辩论。世祖即位,奉旨总教门事。
元太原文水(今属山西)人,字好问,俗姓张。禅宗僧人。早岁出家,师事万松。定宗元年(1246),奉忽必烈命作佛会于嵩山少林寺。三年,奉诏住和林兴国寺。宪宗元年(1251),应召至北庭行在。八年,奏劾道教妄诞,引起佛道辩论。世祖即位,奉旨总教门事。
?—713唐沂州氶县(今山东枣庄东南)人。初为伊阙、洛阳尉,迁监察御史。神龙初,依附权臣武三思,擢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掌选事,能拒绝请托干扰。神龙三年(707),以附韦后及安乐公主,为黄门侍郎、同中
即“稗海纪游”。
书名。清陈澧撰。三卷。北魏郦道元身居北方,其注《水经》于北方诸水大致精确,而于西南诸水多舛误。此书参稽《汉书·地理志》等书,对青衣水、若水、沫水、存水、温水、淹水、泿水和叶榆河诸水道详加考核,并证以今
西晋东海襄贲(今山东苍山南)人,字节良。以儒学征为陈留内史,累迁燕王师。晋初,诏为给事中,卒于官。著有《周礼评》,已佚。
即“唐哀帝”。
官署名。元代置。属中政院。掌怯怜口民匠五千余户,岁办钱粮造作。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始置御位下管领随路民匠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总管府,秩正三品。仁宗延祐六年(1319)改翊正司。设令、丞等官,下领
?—1900清蒙古正蓝旗人,伊克明安氏。咸丰三年(1853)以笔帖式随僧格林沁守天津,补护军校。同治元年(1862)从江宁将军富明阿转战苏皖,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十年奉命赴伊犁帮办事务。光绪八年(188
战国时魏国封君。魏惠王时封于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北)。楚臣江尹因憎恨楚令尹昭奚恤,欲毁之而力不能及,乃为其请封于楚。楚宣王已许诺,但为昭奚恤所阻。他遂与江尹共毁昭奚恤。见《战国策·楚策一》。山阳国西汉景
即“钦定皇舆西域图志”。
①亦称宗人。管理宗事、主持礼乐的家臣。《国语·鲁语下》:“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飨其宗老,而为赋《绿衣》之三章。”韦昭注:“家臣称老。宗,宗人,主礼乐者也。”②同族中有地位的老人。《南史·萧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