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乙辛
辽契丹五院部人,字胡覩衮。重熙中始仕。清宁五年(1059),为南院枢密使,封赵王。九年,因参与平定耶律重元之乱有功,擢北院枢密使,晋封魏王。咸雍五年(1069),加守太师,独揽朝政。太康元年(1075),因太子濬预朝政,不自安,诬太子母宣懿后致死。三年,又诬太子谋废立,致太子被废为庶人,后又遣人加以杀害。五年,出知南院大王事,改知中兴府事。七年十二月,以罪囚于来州(今辽宁绥中西南)。九年十月,以私藏兵甲、密谋奔宋罪被处死。
辽契丹五院部人,字胡覩衮。重熙中始仕。清宁五年(1059),为南院枢密使,封赵王。九年,因参与平定耶律重元之乱有功,擢北院枢密使,晋封魏王。咸雍五年(1069),加守太师,独揽朝政。太康元年(1075),因太子濬预朝政,不自安,诬太子母宣懿后致死。三年,又诬太子谋废立,致太子被废为庶人,后又遣人加以杀害。五年,出知南院大王事,改知中兴府事。七年十二月,以罪囚于来州(今辽宁绥中西南)。九年十月,以私藏兵甲、密谋奔宋罪被处死。
即“杨朱”。
1888—1918陕西蒲城人,名泉,字文渊。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留学日本。三十一年入同盟会,为陕西支部长。三十四年第三次赴日,在东京参与发刊《夏声》,以“侠魔”笔名撰文,宣传反清。辛亥西安起义后
地名。一作桃红(《平播全书》)。约在今贵州仁怀市境。参见“安村寨”。
吐蕃唃廝啰长子。母为宗哥族首领立遵女,汉姓李氏。唃廝啰与立遵不协,立遵死,李氏被出为尼,居廓州(今青海化隆西)。他与弟磨毡角窃载其母,投奔宗哥族。居龛谷(今甘肃榆中),纳贡于宋,被授为澄州团练使。
仆(僕);?—1221金上京(今黑龙江阿城)拔卢古河人,本名阿海。祖忠义、父揆,皆为名将。母韩国公主。他娶邢国长公主,为驸马都尉,人称“四驸马”。袭猛安。宣宗即位,为右副点检兼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迁元
即“突利设”。
书名。即《咸丰以来功臣别传》、《中兴将帅别传》。
540—594隋魏郡(治今河南安阳)人。僧人。俗姓王。少年出家,后于相州(今河南安阳)法藏寺创立“三阶教”。行头陀乞食,日止一餐,又效《法华经》常不轻菩萨,路遇行人,不问男女,率皆礼拜,谓之“普敬”。
①楚人的别称,因居荆山,故名。②古族名,居今江苏无锡一带。《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或说荆指楚,蛮指越,太伯所奔之地处于楚、越之间,故号荆蛮。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始置,正五品散官。唐定为文散官,从五品下。诸王众子出身封郡公者,由此叙阶。北宋沿置。元丰三年(1080)废文散官,改为新寄禄官,从六品,取代旧寄禄官前行郎中。金置为文散官,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