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聘之
清湖北天门人,字蕲生。同治进士,选庶吉士。历任河南道、太仆寺少卿。光绪十六年(1890)任顺天府尹。次年任山西布政使。二十一年擢陕西巡抚,旋调任山西巡抚。戊戌变法时,改令德书院为山西省大学堂,并奏设武备学堂增设西学书目。戊戌政变后被革职。
清湖北天门人,字蕲生。同治进士,选庶吉士。历任河南道、太仆寺少卿。光绪十六年(1890)任顺天府尹。次年任山西布政使。二十一年擢陕西巡抚,旋调任山西巡抚。戊戌变法时,改令德书院为山西省大学堂,并奏设武备学堂增设西学书目。戊戌政变后被革职。
参见“奴儿干都司”。
古城名。在今四川理县东。唐筑,地当白狗羌通西川之路,因名。广德二年(764)剑南节度使严武破吐蕃,拔当狗城,即此。
?—383十六国时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字博休。氐族。苻坚季弟。文武兼备,崇尚黄老之学。初封阳平公,后为侍中、中书监、左仆射。建元六年(370)镇守洛阳。八年为镇东大将军、冀州牧,出镇邺(今河
?—1717清河南宜阳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因宜阳知县张育徽预征钱粮,遂与李一临率众暴动,反抗官府,攻占宜阳神垕寨,并劫永宁知县高式青入寨。旋遭清军镇压,战败自杀。
见“要缺”。
亦作邠。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南。商代周族公刘时居地。《诗·大雅·公刘》:“笃公刘,于豳斯馆。”《诗》有《豳风》。《孟子·梁惠王下》:“昔者太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
金哀宗正大七年(1230)金军抗蒙的战役。正大四年(1227),蒙古既灭西夏,自凤翔入京兆。五年,逼泾州。七年正月,进入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东南)。金完颜合达、移剌蒲阿出潼关,令忠孝军首领完颜陈和尚以骑
书名。美国罗密士(Elias Loomis,1811—1889)著。十卷。清美国长老会教士狄考文和邹立文、刘永锡于光绪十一年(1885)合译。是当时的几何学教科书;书中算式采用印度-阿拉伯数码,加、减
①秦置。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史记·高祖本纪》:七年(前200),高祖“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即此。秦、汉属雁门郡,西汉又为东部都尉治。东汉末废。北魏复置。天兴元年(398),自盛乐
即“伊什罕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