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萧纶

萧纶

519—551

南朝梁武帝第六子。字世调。封邵陵王。太清二年(548),侯景叛乱,以中卫将军加征讨大都督,率众讨景,次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而景已渡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南)。乃昼夜兼程赴援京师,败还京口(今江苏镇江)。次年又与东扬州刺史萧大连等入援,进位司空。台城(今江苏南京)陷,辗转至郢州(今湖北武汉)。尝致书湘东王萧绎阻止绎伐湘州萧誉,不果。乃修器甲,复谋讨景。大宝元年(550),绎闻其强盛,遣王僧辩帅舟师一万以逼之,乃走屯齐昌(今湖北黄陂北),遭景将任约袭击,复走定州,入汝南(今属河南)。西魏又遣杨忠来攻,城陷被杀。

猜你喜欢

  • 同正参领

    官名。清末改革兵制,陆军从大将军至下士,分十四阶。从第五阶的正参领到第十阶的协军校,每阶都有加“同”字的,即同正参领、同副参领、同协参领、同正军校、同副军校、同协军校。有“同”字者,不能任带兵官,只能

  • 陈烈

    北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字季慈。以孝友著称,从学者常数百人。曾以乡荐试京师,不第,遂绝意科举。大臣、郡守推荐,仁宗屡召,不起。嘉祐中,以为本州教授、国子监直讲,皆不拜。元祐元年(1086),以屡

  • 戍主

    官名。南北朝置,为戍的主将。掌防守捍御之事,除管理军政,还干预民政和财政。多以郡太守、县令、州参军及杂号将军等官兼领。北魏孝昌三年(527),因政权不稳,曾诏留戍主、副质子于京师。北齐定为从七品.此后

  • 李经迈

    1876—1938安徽合肥人,字季高。李鸿章次子。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出使奥地利大臣。次年授光禄寺卿。三十三年归国,历任江苏、河南、浙江等地按察使。宣统二年(1910)以随员往日本、欧美考察军

  • 博望山

    即今安徽当涂县西南东梁山。与和县南西梁山隔江对峙,两山相望如门,俗谓之天门山(《元和郡县志》)。为江津天险。《资治通鉴》:唐武德七年(624),“辅公祏遣其将冯慧亮、陈当世将舟师三万屯博望山”,即此。

  • 李诵

    即“唐顺宗”。

  • 疑罪

    罪行名。指无确实证据、难以明断的嫌疑罪行。唐律规定,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如一人有窃盗嫌疑,但证据不足,按贼盗律“窃盗不得财笞五十”,可不用此刑,令交赎铜五斤。

  • 蔡豹

    269—320晋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西南)人,字士宣。历河南丞,长乐、清河太守。西晋末渡江,为临淮太守。斩流人帅夏铁,迁徐州刺史。太兴二年(319),泰山太守徐龛叛降石勒。从征虏将军羊鉴讨之。鉴以畏惧

  • 百丈禅师

    即“怀海”。

  • 台湾西学堂

    即“台湾西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