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太守尊称。汉代及魏晋太守自辟僚属如公府,因尊称太守为府君。《后汉书·华佗传》:“广陵太守陈登忽患匈(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汉碑亦多有之。②唐以后,不论爵秩,子孙尊其
1473—1540明昆山(今属江苏)人,初名仝,因梦改名鼎臣,字九和,号未斋。弘治进士,授官修撰。嘉靖中累官礼部右侍郎,迎合明世宗设斋醮、求长生之好,撰青词以固宠。嘉靖十七年(1538)以吏部左侍郎兼
见“水西宣慰司”。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闽浙总督许应骙将福州正谊书院改建而成。分设正、备六斋,聘总教习一名,中文西文总教习十八名,分斋督课,兼理译书事宜。住斋学生以一百二十人为额。另设附斋,以四十为额;速成
元代因犯罪没入官府或给予事主的罪人家属,又称断没人口。
清同治年间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创设。分经义、治事两斋,专课全省通晓经史、熟习掌故之士。光绪二十三年(1897),湖南学政江标于书院隙地建造书楼,广购经籍,添置天文、舆地、测量诸仪,光化、矿电、试验各器
①南朝宋、齐地方官吏之任期制度。晋宋旧制,宰人之官,以六年为限。宋孝武帝孝建年间,以六年过久,改以三周(三年)为满,谓之小满。齐武帝永明元年(483)三月诏“莅民之职,一以小满为限”,遂成定制。②见“
清代人丁编审中指实存人丁数量未达到原额人丁数量的差额人丁。清初人口流徙严重,清政府为加速招抚流民,将各地明末人丁数作为地方政府恢复人口的标准,称原额人丁。每届人丁编审,首开原额人丁,下列实存人丁,以计
关隘名。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红水河北岸。峭壁万仞,下临大江。
西周初人。或作史逸,或说即尹逸(佚)。周文王、武王时内史(一作大史),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四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