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拦哈达
满语,汉译烟筒山。位于今辽宁新宾县永陵镇南十四里许。山下有努尔哈赤所筑二城:一称佛阿拉(满语,汉译旧冈,今称旧老城),又称虎拦哈达南冈,努尔哈赤先后在此受明封为建州都督佥事、龙虎将军;一是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在烟筒山东北麓苏克苏护河与加哈河之间所筑,一称赫图阿拉(满语,汉译横冈,今称老城),天命元年(1616)努尔哈赤在此称汗,建立后金国。
满语,汉译烟筒山。位于今辽宁新宾县永陵镇南十四里许。山下有努尔哈赤所筑二城:一称佛阿拉(满语,汉译旧冈,今称旧老城),又称虎拦哈达南冈,努尔哈赤先后在此受明封为建州都督佥事、龙虎将军;一是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在烟筒山东北麓苏克苏护河与加哈河之间所筑,一称赫图阿拉(满语,汉译横冈,今称老城),天命元年(1616)努尔哈赤在此称汗,建立后金国。
书名。作者佚名。《汉书·艺文志》著录二篇。列于儒家。清马国翰曰:“《汉志》儒家《李氏春秋》二篇,叙次在《公孙固》、《羊子》之间。公孙固,齐闵王失国问之;羊子,秦博士。然则李氏亦战国时人也。其书隋唐《志
?—1031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字咏之,自号深宁子。少孤好学。第进士。历知钱塘、山阴等县。仁宗朝擢监察御史,遭王钦若排斥,通判信州,徙邵州。钦若卒,还为殿中侍御史,历三司盐铁判官、权同判吏部流内铨
土司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治今四川平武县西北。后废。
罪名。唐律指非因与人斗殴、口角争论而故意杀人者。与十恶罪同等论处。
地名。在今贵州赫章县东北。地当川、滇、黔三省之交,八山环合,与海马姑犄角相望。清同治六年(1867),陶新春率苗民起义军据猪拱箐,即此。
唐武德七年(624)置。寻废。贞观七年(633)复置。因浔江为名。治桂平县(今广西桂平市西。宋移今市)。十二年省入龚州。长寿元年(692)复置。辖境相当今桂平市北部地,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扩大至今
917—992五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字鼎臣。博学工文辞,善篆、隶。与韩熙载齐名,又与其弟徐锴并称“二徐”。初仕吴,为校书郎。南唐元宗时,为知制诰、中书舍人。建言恢复贡举,又奏罢楚州屯田害民者。后主
官名。党项置。本唐、五代、宋时领州内蕃部事宜的党项首领,李继迁曾任此职,较低者似为管内押蕃落使,或押蕃落使。西夏李德明在位时亦设,为定难军府属官,主管党项部落事宜。
又译兀林兀答、忽林答。女真部落。世与金皇室完颜部通婚。分布在孩懒水(又称海罗伊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海浪河)、纳邻河(又称来流河等,今吉林省拉林河)。著名首领有石显、婆诸刊父子。金朝建国后,成为女真
篇名。近人章炳麟撰。光绪三十四年(1908)初刊于《民报》第二十二号。称“今人以为神圣不可干者”有四:“公理、进化、惟物、自然”,“要之皆眩惑失情,不由诚谛”,是谓“四惑”,故作《四惑论》。谓言公理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