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駮马”。
北周天和四年(569)分巴、隆二州置。“因蓬山以为名”(《太平寰宇记》)。治安固县(今营山县东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又分巴、渠、隆三州复置。开元二十九年(741)移治大寅县(广德初改名
官名。亦称右民郎中。西晋分民曹郎置,为尚书省右民曹长官通称,六品。东晋省并左民郎。北魏复分置。初属右民尚书,太和改制后属度支尚书。太和十七年(493)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
周悼王时史官。 见《汉书·古今人表》。《庄子·则阳》载有大史大弢、柏常骞、狶韦三人与孔子论卫灵公,未知何国之史。 㢰与弢,二字形相近,梁玉绳《汉书人表考》疑㢰是弢之讹,当是
战国时楚国黄金货币。有金版与金饼两种。(1)金版。多铸成不甚规整的方形或圆饼形,上面钤印方格印记,个别印记作圆形,俗称“印子金”。所钤印之文字以“郢爯”、“陈爯”为多见。“专爯”等极少见,旧释“爯”字
北魏太和元年(477)置,取县西梁泉为名。治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先后曾为南岐州、凤州及固道郡、河池郡治。元至元五年(1268)废入凤州。
书名。清秦缃业撰。九卷。缃业,字应华,官至候补道。书中除文学之作外,尚有不少关涉洋务时政之文字,主要有海防议、保甲议、论策应越南事宜及上李傅相书诸篇。有光绪十五年(1889)刊本。
书名。有明嘉靖四十年(1561)胡宗宪纂修本、清康熙二十三年(1683)王国安纂修本,其中以清嵇曾筠等监修、李卫等编纂本最常见。此书二百八十卷。雍正十三年(1735)成书。分五十四门,较旧志增目十七。
1029—1095北宋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字受之,一作授之。少从胡翼之学,补国子生。以荫为三班奉职。从王韶攻羌,为先锋,屡立战功,尽得河湟地。后知德顺军。又以功迁知河州。从燕达取银川,降木征,为
清代宫中总管太监之衔名。充敬事房总管。雍正四年(1726)原定为从四品。后改五品。太监品级亦不再分正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