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古量名。一觳为三豆。《周礼·冬官·瓬人》:“豆实三而成觳。”②盛酒器。《说文·角部》:“觳,盛觵卮也,一曰射具。”段玉裁注:“盛字当是衍文;觵卮谓大卮。觵者,酒器之大者也。”

猜你喜欢

  • 李应升

    升(昇);1593—1626明常州江阴(今属江苏)人,字仲达,号次见。万历进士。授南康推官。天启初擢御史。天启四年(1624)疏劾魏忠贤,忤帝意。五年削职。次年,死于狱中。著有《落落斋遗稿》。

  • 道举

    科举科目之一。唐代置。武德初,令举人习《道德经》。开元二十一年(733),诏每岁贡举减《尚书》、《论语》一、二道策,加试《老子》。二十九年,始于京师置崇玄学,设博士、助教各一人,生徒百人。诸州亦置道学

  • 大市

    ①又称洛阳大市。北魏著名之交易市场。在都城洛阳西阳门外御道南。周围有通商、达货、调音、乐律、延酤、治觞、慈孝、奉终、准财、金肆,共十里。内多有商业和手工业店肆,按品类分地段集中经营本地手工业品、食品和

  • 李润堡

    地名。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北。东晋时曾为羌人所据,十六国后秦在此置镇。义熙十二年(416)姚宣镇守于此。北魏改镇置州,太和十一年(487)至永平三年(510)为华州及华山郡治。

  • 王觌

    北宋泰州如皋(今属江苏)人,字明叟。举进士。熙宁中为编修三司令式删定官,历润州推官、颍昌府签书判官。因事免,家居数年,起为太仆寺丞,徙太常。哲宗即位,累上数十章劾新党蔡確、章惇等,请尽罢青苗法,惟采掇

  • 灰地

    即“灰场”。

  • 府尹

    官名。掌府政之长官,多设于京城府及陪都府。唐自开元元年(713)起陆续置于京兆、河南、太原及凤翔、成都、河中、江陵、兴元等府,各一人,从三品。掌宣德化,岁巡属县、观风俗、录囚、恤鳏寡。属京兆、河南、太

  • 西秦宣烈王

    即“乞伏国仁”。

  • 量试

    宋代官员考选方式之一。二十五岁以上宗室子弟,出官前需赴礼部贡院考试,称量试。例试一场,考经义二道,诗、赋各一首,或考论一道。合格者,授保义郎和承节郎;不合格者,四十岁以上,授承信郎;四十岁以下,许省试

  • 官场现形记

    书名。近代白话章回小说。李伯元著,署名南亭亭长。由独立短篇故事联缀成书,共六十回。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三十一年完稿,同时在《世界繁华报》上连载,并按每十二回一编分五册出版单行本,三十二年出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