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万
东晋梁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字万石。谢安弟。工言论,善属文。司马昱为相,辟为抚军从事中郎。历吴兴太守,迁豫州刺史、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军事。升平三年(359)北伐,在军中矜豪傲物,啸吟自高,不能抚众。军入涡、颍,援洛阳,时北中郎将郗昙因病退彭城(今江苏徐州),遂误以为因燕军强盛而退,即引兵还,众皆溃散,狼狈独归。免为庶人。曾著《八贤论》,其旨以隐逸者为优,出仕者为劣。已佚。
东晋梁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字万石。谢安弟。工言论,善属文。司马昱为相,辟为抚军从事中郎。历吴兴太守,迁豫州刺史、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军事。升平三年(359)北伐,在军中矜豪傲物,啸吟自高,不能抚众。军入涡、颍,援洛阳,时北中郎将郗昙因病退彭城(今江苏徐州),遂误以为因燕军强盛而退,即引兵还,众皆溃散,狼狈独归。免为庶人。曾著《八贤论》,其旨以隐逸者为优,出仕者为劣。已佚。
①西汉平帝刘衎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元始五年(5)冬十二月平帝卒,葬此。②东汉殇帝刘隆陵墓。位于今河南洛阳市东。延平元年(106)八月殇帝卒,九月葬此。③明武宗陵墓。参见“十三陵”。
明末清初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字君。明诸生,受业于严衍,并为衍妹婿。衍撰《资治通鉴补正》,他为之参订,并作后序,列举史家之失有七,即:漏、复、紊、杂、误、执、诬,即司马光之博大精深,所著《资治通鉴》
在今河南开封市。战国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一说魏惠王六年或九年)自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于此。是当时大都市之一。《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二年(前225),“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
一种粮食加工机械。最早记载见陆翙《邺中记》:后赵石虎“又有磨车,置石磨于车上,行十里辄磨麦一斛。”系利用车行之力通过连动装置带动磨工作。后失传。
元山东平阴人。元贞元年(1295),以神怪鼓动群众,声势颇大。后被山东廉访使陈天祥拘捕,杖于市曹。
647—719唐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本名谦光。通文史,善议论,与徐坚、刘知几齐名。天授中为左补阙,上书切谏选举冗滥,不重实才而贵浮词之弊。又请禁绝少数民族质子。景云中,为御史大夫。时僧慧范恃太平
1752—1800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逢之。乾隆举人。专心从事经史群籍传注的采集,辑录唐宋以来大量亡佚古书,积十余年,著成《隋书经籍志考证》。并将已辑各书编次成帙,皆为之序。性恬淡不肯干谒,以事
925—982宋初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字日章。窦仪弟。后汉乾祐进士。仕后周至绛州防御判官。入宋,历西京留守判官、知宋州等。赵光义(即宋太宗)领开封尹,选为判官。因宴上直斥推官贾琰巧言令色,出为彰
宋初人。曾参加李顺农民起义军,李顺失败后,复于至道二年(996)率众起义,称“邛南王”,率众攻打邛、蜀等地。不久,为西川都提举捉贼使石普率军镇压。
部落名。蒙古语复数形式作巴只吉惕。当散居在额尔齐斯河以西至乌拉尔河一带。蒙古国建国后,术赤出征“林木中百姓”及速不台西征,曾征服此部。后世成为哈萨克人中的拜只吉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