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校籍”。
1304—1372元末明初祁门(今属安徽)人,字德辅,一字仲裕,号环谷先生。泰定间中选乡试,因会试下第,遂弃科举业,家居著书讲学,致力于经学,著《春秋经传附系纂疏》、《程朱传义音考》、《集传音义会通》
亦称虎北口(《资治通鉴》、《乘轺录》)。女真语称“留斡岭”(《金史·地理志》)。即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古北口。地处燕山山脉天然峡谷,两旁峻崖夹峙,一线中穿,为燕京通往山北的险要之道。唐为防扼奚、契丹,于
铨选制度。清制,凡未补授实缺之官员,在吏部候选,经吏部呈请分发名单,每月掣签一次,分发某部或某省听候委用,称为候补。出钱请免抽签,自指某处候补者,称指省或指分。
1474—1543明怀庆武陟(今属河南)人,字粹夫,号柏斋。弘治进士。任翰林院修撰,不为刘瑾所屈,出为开州同知,后历任山西提学副使、工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等。为学主许衡、薛瑄一派朱学,对王学多有非议。
官名。唐龙朔二年(662),改谏议大夫为正谏大夫。神龙元年(705),复原名。
亦称改土设流、改土为流、改土易流。明清时对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主之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即废除自元代以来世袭之土官,而代之以流官的统治。始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时云南越州土知州阿资因作乱被斩,乃
本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苗栗县西南通霄镇驻地。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土官卓介卓雾亚生起事被擒杀于此。
一名仲家,又称羿子。源于古代僚人。清代分布于云南镇雄州(今镇雄)境内。为布依族的一部分。
南诏、大理时地名。元代改称。即《蛮书》卷四所记之三探览。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中部。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置通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