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津门
北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外城东面汴河北水门。太平兴国四年(979)赐名,天圣元年(1023)改名广津门,熙宁十年(1077)复原名。《续资治通鉴》: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通津门”,即此。
北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外城东面汴河北水门。太平兴国四年(979)赐名,天圣元年(1023)改名广津门,熙宁十年(1077)复原名。《续资治通鉴》: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通津门”,即此。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几筵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司几筵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书名。清周学霆撰。三卷。学霆,字荆威,号小颠,又号梦觉道人。成书于道光七年(1827)。论述脉诊部位、方法,论病时以脉诊结合病因、病理、症状决定方药治法,并以缓脉为常脉,以浮、沉、迟、数为四纲,采取对
中医名词。系寸口脉分三部的名称。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卷一平脉法说:“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西晋王叔和《脉经》卷一:“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
1867—1938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名震,号白龙山人。早年在上海慎余钱庄学徒,并在广方言馆学外文。后在经营南北洋航线海运业的天余号任经理。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日清轮船公司买办。上海预备立宪
官署名。明永乐五年(1407)始置。负责翻译西域各族语言文字。设译字生、通事主其事。初隶翰林院,弘治七年(1494)改隶太常寺。清初沿置,隶翰林院,乾隆十三年(1748)省并入礼部。
?—607隋人,字辟恶。文帝从祖弟。有文武干略。北周时,累迁开府仪同三司,为杨坚(隋文帝)心腹,加上开府。入隋,拜大将军,进爵郡公。开皇元年(581),封河间王,后进授柱国。以行军元帅率众数万,出灵州
历法名词。(1)每世纪中以十年为期的时段名称,如三十年代、八十年代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常指1980—1989年,即以出现80年为八十年代之始;但没有“零十年代”、“一十年代”。而把1900—190
西汉中山(治今河北定州)人。本为歌妓,因兄延年受知于武帝,故得入宫,甚为武帝宠幸,生男为昌邑王。年少早卒。武帝葬以后礼,又图画其形于甘泉宫,亲自为赋伤悼之,并以其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延年为协
地名。在今云南弥渡东南。清代属云南大理府云南县。清末为云南西部彝族农民起义根据地。
唐末五代四川边州民兵。唐咸通末,西川节度使路岩曾取坛丁子弟,教击刺,使补屯籍。五代时,蜀中诸郡皆有坛丁。受官府控制,与团结兵性质略同。